1 / 28
文档名称: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doc

格式:doc   大小:145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doc

上传人:1136365664 2017/12/17 文件大小:1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
——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地质背景……………………………………………………………1
构造演化……………………………………………………………2
—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18
、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烃源岩特征…………………………………………………………25
储集岩特征…………………………………………………………33
盖层特征……………………………………………………………44
天然气富集规律……………………………………………………
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55
(二)储集岩特征…………………………………………………………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69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前人研究报告资料收集

20
7
蒲片鉴定

500
2
前人学术论文

30
8
粒度分析

200
3
露头剖面收集

50
9
物性分析

100
4
钻井岩心剖面收集

200
10
报告插图

5
野外观测剖面

30
11
岩相古地理图

6
钻井岩芯观测

200
12
研究报告

1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西部,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06°20¢~110°30¢,北纬35°~40°30¢,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构造位置处于我国东部构造域和西部构造域的过度带。东部以晋西挠褶带与吕梁古陆相接,西部经掩冲构造带与六盘山、银川盆地相邻;南部以渭北隆起带与渭河地堑分隔,北部以乌兰格凸起带与河套地堑云带,南、北长700km,东西宽400km,总面积25万km2(图1-1)根据盆地的地质演化史及其中生界地质构造特征,将盆地划分为伊盟起区、渭背挠褶区、伊陕斜坡、天环坳陷和缘掩冲带六个构造单元(图1-1)。
图1-1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构造区划图
(二)构造演化
本区的地质发展史按其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正处于坳拉谷发育阶段,由于晋宁运动的影响,贺兰、秦晋坳拉谷充填粒合而关闭,从而奠定了盆地发展演化的基础。古构造反映为东北高,并向西南倾斜,中部相对平缓,发育隆坳相间分布的格架,接受了厚达1000m的裂谷沉积。此时的盆地实际上是一个被夹持于南北大洋与贺兰裂谷之间的陆块。
,盆地处于浅海台地发展阶段,由于南北受加里东地槽制,东西被残存的坳拉谷夹持,中部则发育一醒目的正向构造单位,即中古隆起。据不同学者研究(赵重远1993,张军1994,张庆龙1997),该隆起雏形于寒武纪,发育于奥陶纪,分布于盐池、定边、庆边、庆阳、黄陵一带,北端走向近南北,向南变为北西西,南端在宁县一带向东转折至黄陵,平面呈“L”型,面积5000km2。其形成,普遍认为是由于奥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