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教育研究方法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况
二、学校教育研究的谋划构想
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方法
四、学校教育研究的管理组织
第一讲学校教育研究基本概况
一、研究与教育研究
(一)什么是研究
一般认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
美国学者贝斯特和卡恩提出了研究的12个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目的
过程
方法
思考一
有的人到了期末,因领导让大家写论文,于是,提起笔,想想以往的工作,总结几条写出一篇文章。既没有研究方案,控制研究的条件,也没有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的观察记录,这算不算是研究?
(二)什么是教育研究
1、定义
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简单地说,教育研究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
2、教育研究的特点
自觉性和组织性
继承性和创造性
客观性和探索性
控制性和难以控制性
二难性
二、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知识含量
1、知识经济时代与学习革命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知本家:是知识的拥有者,以专门的知识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获得利润的增长。
☆资本家:是资金的拥有者,以资金的投入来获取利润的增长。
新解释
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谁(无论是国家、地方、企业,还是个人)没有知识优势,谁就落后于人,受制于人,最终被淘汰出局。
学习革命的考虑
学等,从而为人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旧的知识方程式是“知识=力量——所以保存它”。
新的知识方程式是“知识=能力——所以共享它并使它倍增”。
反思学校教育的知识含量
☆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以灌输知识,培养定向型书生为目标。学生始终跳不出分数的圈子,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知多识少,高分低能,成了学生的普遍特征。
案例一
一名高中一年级的15岁女孩王小平,在全班成绩第一的情况下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退学,自定课题,潜心研究教育学、成功学。她17岁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论坛,给专家做关于“大成教育”的学术报告,引起轰动;18岁,在高校主讲“大成教育系列讲座”,精彩的演讲和机智的答问,赢得阵阵掌声,被多家媒体报道。同年,在报纸开设“大成学趣谈”专栏;19岁与人合著《大成奥妙—超越美国成功学》,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独立写出《本领恐怖》。
案例二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之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是人才。
如果今天的学校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
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分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
韩寒《三重门》
——辛辣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最终成为一种所谓的“韩寒现象”为媒体热炒。
3、教育的知识含量与教师个人的知识建构
学校教育知识的含量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否按照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规律安排与实施教育;(是规范性的知识)
二是否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针对由于时代变迁而出现的教育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去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促进学校发展的合适策略、方法。(是创新性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创新,有两方面涵义:
一是生产、提供社会以创新性的知识;
二是接受、内化社会创新性的知识,达到个人知识的创新性建构。
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分离的原因:
原因一:是教师头脑中的现代教育观念 的内化程度不高。
“所倡导的理论”:来自外界的新信息,是外显的。
“所采用的理论”:来自原有的文化和习惯,是内隐的。
“所倡导的理论”要内化为“所采用的理论”才能对行为发生积极有力的影响。
原因二:是教师缺乏与现代教学观念相应的教学行为模式、操作规程。
(二)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研究所起到的作用:
一是使教师有目的地收集、了解、分析各种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方法、经验,从而得到启发,使旧的观念、方法、技术得到更新。
二是使教师注意发现和分析教育实践中各种问题,对原来的做法进行反思,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使教师开阔视野、激发思路、增长知识。
四是使教师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研究的乐趣
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辽宁省盘锦市现任教委主任、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成果累累。他对教育科研情有独钟,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