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1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j 2018/9/26 文件大小:5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主讲人:王绍尉
通济下泊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第五章 国家机构
第六章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
(一)是宪法具有法的共性①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
(二)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②宪法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律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英国宪法的产生
二、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美国宪法的产生
法国宪法的产生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三、宪法关系与宪法规范

宪法关系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国家和国内各民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这些是宪法关系的内容。至于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具体包括根本性和最高性、广泛性、概括性、适应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国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1条规定了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由它的经济地位和阶级特性所决定的。
社会化大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革命的
发展的产物坚定性、彻底性.
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所有制
地位
政策
1、公有制是经济基础
全民所有制
经济基础;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集体所有制
经济基础
保护、鼓励、指导和帮助。(无监督、管理)
2、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鼓励、支持、引导、监督和管理
“三资”企业
1、保护、鼓励、支持、引导、监督和管理
2、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二)是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三)是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培养“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四)是提倡“五爱”教育,“五爱”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一般规定
(1)权利平等——同票同权
每个公民都有一个投票权;每一个投票权的效力相等。
注意:新修《选》14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意味着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选民,只要隶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同样的票数就能选出同样多的代表。
(2)地区平等
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
(3)民族平等
人口再少的名族,也要有一名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例外规定
原理:平等应当承认合理差别
(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同一少数民族人口数不足境内总人口数30%的,每1代表所代表人口数可以少于平均数。
(2)全国人大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大,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3)华侨于直选期间在国内的,可参加原籍地或出国前居住地选举。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区分标准
被选举者所属人大的级别。
1、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
县乡两级(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选民选代表。
2、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
(设区的)市级以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的选举——代表选代表
根据《选举法》第29条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各级人大都采取差额选举,但是差额数不一样,直接选举时候选人比应选代表多1/3到1倍,间接选举时候选人比应选代表多1/5到1/2。
罢免制度只讲一项重点,即罢免代表的法律程序,我国《选举法》第44条和第45条作了规定。在直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时,由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