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5/1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规则方案范文: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是由XX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开展科学素质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正文: 各镇人民政府,县开发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推动、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对于我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和《省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行动计划(-)》,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全面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为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四大主要行动”;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的“四大基础工程”;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监测评估的“四大支撑体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富民强县、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目标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总体目标适应“十一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年到年,全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县公民科学素质有较大提高。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初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三、组织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苏政办发〔〕73号)的要求,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建政办发〔〕30号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全县《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分管科技工作的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周公祝和县科协主席周立斌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建设局、县农林局、县农资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卫生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协。办公室主任由县科协副主席邵静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科协、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农林局、县劳动保障局等部门的职能科室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成员由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负责办公室与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与组织协调。联络组成员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组成。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地区《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纲要》的实施意见。四、主要任务及行动措施(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 (1)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育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切实提升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科普竞赛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县教育局、团县委 :县科协、县委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