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的新思路.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的新思路.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10/1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的新思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的新思路全国机场布局规划和“十三五”机场建设规划的新思路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欧阳杰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机场规划建设新态势 1、枢纽机场航空业务量增长和支线机场数量增长并存从“十二五”民航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机场在运营规模和建设数量两方面呈现出“双增长”:一是跻身大型机场之列的机场数量强势增长,如2014年年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以上机场数量已有7个,1000万以上有24个,这些机场的航空业务量大,航线辐射面广,以往的干线机场普遍提出了建设枢纽机场的发展战略,北京地区和成都地区更是正在建设成为继上海之后的“一市两场”机场体系;二是新增支线机场的数量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04个,预计2015年将达到212个,这些新增的机场均为支线机场。机场密度不断加大,。随着机场数量不断增多,分布更为广泛,全国不少地域广袤的地级行政单元逐渐开始出现了多个支线机场,如云南保山地区拥有保山、腾冲、芒市三个机场;黑龙江佳木斯市拥有佳木斯、抚远东极两个机场;呼伦贝尔拥有海拉尔、满洲里和根河等机场,这些地区具有构成“支线机场群”的趋势。 2、大型机场地区直接影响到区域空间、区域经济及区域交通的发展大型机场尤其是超大城市的“一市两场”机场体系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定位,如东部沿海的上海、天津、广州以及长江沿线的武汉和重庆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这些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建设实际上涵盖了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两种主要的国际运输方式。京沪两个超大城市“一市两场”机场体系的航空旅客吞吐总量2015年预计将达到1亿人次左右,这极大支撑了北京国际航空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实现。另外,随着城郊型综合交通枢纽、临空产业和航空城(简称“港、产、城”)的一体化发展,大型机场地区在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加强,以至这些机场的发展定位除了需要确定国家或区域民用机场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之外,还需要从三个维度予以考虑:一是如何成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二是如何促进临空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如何推动航空城成为践行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径。 3、专业化运营的新型机场类型逐渐出现“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场新近出现或筹建了通勤机场、货运机场和公务机机场三种新兴的机场类型。2012年民航华北局通过“内蒙古呼伦贝尔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项目,促成将根河林业机场改造为可开展短途旅客运输业务的通用机场;2013年又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建设运营了3个旗(县)的通勤机场。再者,在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推动下,以航空快递为核心的中国快递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航空货运业及快递业的发展规模及潜力使货运机场随之应运而生,顺丰航空公司正在湖北仙桃率先筹建货运专用机场。另外,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现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为此,河北三河、北京顺义都在竞相筹划公务机机场的规划建设,以抢占北京地区公务机市场。预计“十三五”期间,专用型的货运机场以及公务机机场等新兴的机场业态将在我国实现零的突破。二、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总体原则 1、深度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从上下位规划衔接的角度来看,《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及《“十三五”民用机场建设规划》应顺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国家战略规划,并结合《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以及《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等国家交通物流类的专项规划。例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此,在宏观上宜依托“两横三纵”沿线上的各个城市群规划布局各具特色的区域机场群,在微观上结合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使新建机场地区实施增量建设的航空城开发模式,现有机场地区则实施存量再开发的航空城建设模式,这些航空城的规划建设将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发展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 2、积极发挥民航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能动性机场布局规划需要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三大国家战略的密切对接,更需要发挥民航在交通先行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实施之中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都依托水陆运输大通道进行规划建设,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反映出我国与欧洲、中亚之间的陆路交通联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折射出我国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之间的海运交通联系,而长江经济带则将发挥黄金水道的纽带作用。总的来看,“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