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区块链的弊端
区块链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撑技术。区块 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 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丁去 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 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比特币 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态势,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 /社交网络之后计算范
式的第五次颠覆式创新,是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继血亲信用、贵金届信用、 央行纸币信用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作为近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新技术, 区块链必然会面临各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小编将从安全、效率、 资源和博弈四方面浅谈区块链的弊端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性威胁是区块链迄今为止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基丁 PoW共 识过程的区块链主要面临的是 51%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 算力就有能力成功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
很多人都觉得针对区块链51%勺攻击,是一种可能,不具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然而就2018年这一年,几类加密货币都遭到了所谓的 51儆击,Verge、比特币 黄金(BTG相继成为受害者,这恰恰表明一个事实:都说区块链安全,但它也 不是牢不可破。
小编理解,目前区块链的51儆击,可能只能针对PoW机制的加密货币,是 恶意矿工控制此类型区块链网络 50咖上的哈希率后对网络发动的攻击。最重要 的是,除了接管区块链网络可以让恶意矿工逆转交易、停止支付或防止新交易确 认等,这些人还可以“ double spending”,也就是“双花”, 从而从网络获取 “免费”资金,然后拿到交易平台出售以换取其他加密货币,使攻击实现“兑 现”。
所以,虽然51%攻击针对较大型区块链项目威胁不大,因为受到实现成本太 高等因素影响;但相对一些山寨币和小型项目来说则大为不同, 它的攻击成本远
比想象中要低,安全性风险可能不容忽视。
效率问题
区块链效率也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区块膨胀问题:区块链要求系统内每个节点保存一份数据备份, 这对
丁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存储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以比特币为例,完全同步自创世 区块至今的区块数据需要约
60 GB存储空间,虽然轻量级节点可部分解决此问 题,但适用于更大规模的工业级解决方案仍有待研发。
其次是交易效率问题:对比一下更加直观。尤其是在一些数据交换频繁场景, 比如普通的支付交易,和 VISA平均5万笔/秒、支付宝峰值20w笔/秒比较,比 特币的6-7笔/秒和以太坊的约20笔/秒实在是存在巨量差异。这意味着在大规 模交易面前区块链系统的承压能力仍需大幅提高,并且解决这样的技术型难题, 短期内很难实现。
最后是交易确认时间问题:比特币区块生成时间为10分钟,因而交易确认 时间一般为10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特币在小额交易和时间敏感交易 中的应用。
资源问题
PoW共识过程高度依赖区块链网络节点贡献的算力,这些算力主要用于解决 SHA256哈希和随机数搜索,除此之外并不产生任何实际社会价值,因而一般意 义上认为这些算力资源是被「浪费」掉了,同时被浪费掉的还有大量的电力资源。
随着比特币的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