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WonderW 2021/7/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十三五”规划评估报告
“十三五”期间,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抓住规划引领、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精细化管理等关键环节,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现结合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综合实力更上台阶
1、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克服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不利影响,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基本实现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到“十三五”末,%,总量突破20__亿元;%;,%;%;%。
2、基地建设强力推进。20__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宣城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宣城宁国基地”)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十三五”期间,基地深入实施“1238”计划,大力加强产业研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基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到2021年底,基地将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35亿元。
3、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依托中鼎、司尔特等上市公司“资本+技术+市场”的叠加优势,加快实施并购重组和反向投资,实现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中鼎集团先后并购美国mrp、德国kaco、法国tfh等海外企业13家,累计投入并购资金60亿元。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基金引导、科创中心孵化、融资贷款等“政策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预计到2021年底,全区三大主导产业企业总数达780余家,占全区工业企业数的70%以上。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成为开发区首个“百亿级产业链”。同时,积极培育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项目建设质效并举。开发区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环节,制定企业“招商地图”,对内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对外推进产业配套招商,积极引进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签约项目累计达18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6个),;新投产项目累计达125个(亿元以上59个);新开工项目累计达139个(亿元以上73个);紧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上下游引入项目89个。
(二)园区特色更加鲜明
1、产城融合走向深化。“十三五”期间,开发区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建道路28余条,总里程近31公里,,新建渠道约13900米,新增场平面积约为6308亩;、农贸市场1座、水厂3座、学校2座、污水处理厂3座。中德智造小镇主干路网全面贯通,中鼎减震迁扩建项目、污水处理厂、环形道路等配套项目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2、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全国橡塑密封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安徽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批准筹建安徽(宁国)中德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在20__年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宁国经开区位列全国第80位(共219家)、全省第5位(共12家)。中鼎集团入围20__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保隆公司排气尾管产销规模居全球行业内前三位,安泽电工跻身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榜单。预计到2021年底,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56家、亿元企业达8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5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各类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5个。
3、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加入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依托其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推进全方位合作,获批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举办“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调发展峰会”,特邀清华大学、慧尔智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等行业知名专家现场把脉坐诊;广泛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博会、上海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等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抢占市场先机。依托中鼎集团海外并购合作优势,探索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新模式,推行政企合作和跨区域合作,精心筹划并启动建设安徽(宁国)中德国际合作智能制造产业园,吸纳德国和欧洲关联企业反向投资,全力打造全球领先、产业鲜明、三产融合的国际合作产业园。
4、品牌驱动成效明显。引导和扶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和品牌创建,鼓励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以技术标准的话语权赢得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