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田N和他的中国往事
山田先生繁忙依旧,2014年年中从电装(中国)总经理的职位上卸任后,他的工作日程甚至安排得比之前还要满。而事实上,无论职位如何改变,山田先生在电装(中国)、在外资零部件企业界教父级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已经在中国外资汽车零部件领域耕耘了20个年头的山田先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精力充沛,思路敏捷的他,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如果从1995年正式来到中国开始算起,山田先生在中国的职业生涯几乎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合作的发展历史同步,从某种意义上看,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过程的见证者。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国内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启蒙期,也经历了中国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还经历了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所普遍面临的寒冷冬季。这期间,电装在中国也从一个小小的代表处发展为包括生产公司、销售公司以及技术中心等共计29家关联企业的大集团,并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销售、售后服务体制和生产供应体制。
二十年一路走来,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也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山田为何能几乎保持完胜?如今,站在二十年时光的节点上,面对中者专访时,山田很直白地表示,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要看他们的,相信他们能做得更好。”他自然地露出笑意,脸上映出了年轻的光芒。
“在任职的二十年期间,同时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最为自豪的成就是什么?”――也许,对于习惯了应对难题的人来说,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在记者的面前,山田先生似乎有那么一阵的踌躇。
尽管在中国汽车产业近20年发展历史的几乎每一个关键节点,电装都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不但全面配合日系车企在华的发展战略,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努力拓展中国本土的客户资源,建立了电装在中国零部件行业的领先地位。不过,山田在给出答案时的犹豫却表明,当回忆起自己在任期间的种种经历时,他或许会面临一个问题:中国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对于电装自身来说,是否也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或许,以山田自己的标准来看,在中国,电装尚难言成功。
“虽然电装刚开始是以日系整车企业为主来开展业务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电装和不同的客户建立了信赖关系,这种客户之间的信赖关系就是一个最大的收获。”在沉思良久后,经历了中国汽车产业从封闭、保守到日渐透明、开放过程的山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如果把电装在中国的发展看做是接力赛,那么山田已尽力跑出了最好的水平,并顺利交出接力棒,但他所不得不面对的是历史的局限。那些许多在今天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当年,却是他曾费尽心思、殚精竭虑所推动的。也许在回首往事时,山田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激情,更多的是一种坚持和责任,同时也是艰辛和奋斗。
序幕
1994年,电装在中国设立首个合资企业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但很快就遭遇到始料未及的严峻挑战。作为电装探路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声名显赫的首钢集团尽管拥有丰富的政经“资源”和“背景”,却严重缺乏中国汽车行业的实际经验,因此,这家名为“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销售额都“很不理想。”除此之外,当时中国脆弱的对外合作环境也令电装的中国之路看上去似乎是更加艰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