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涪陵七中    程绍云
一、指导思想:本次课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技术的同时达到身体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我锻炼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便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是颇受学生喜爱的田径项目,它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本次课的难点是助跑和起跳的衔接,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成绩,因此,助跑和起跳又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有以下几个年龄特征:(1)活泼好动,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2)模仿能力强;(3)好奇心强;存在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注意力不易集中(4)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多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所以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5) 男女生差异已经初步体现。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让85﹪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衔接动作的技术。2、通过蹲踞式跳远学习,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协调性,促进学生身体健康。3、通过“障碍跑”接力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起跳脚能迅速有力的踏跳,身体重心迅速的向前上方移动
难点: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伸,协调用力
六、教学效果的预计: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均心率为145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50%±5,练习强度较大,素质练习时强度达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