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印边界争端_图文.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印边界争端_图文.doc

上传人:825790901 2016/6/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印边界争端_图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印边界争端 1、地图引发争议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历史上存在一条因地理、文化、商务和宗教因素形成的" 传统习惯线", 已为历史上的一系列地理文献所标明。这条边界西起喀喇昆仑山口, 东至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瓦弄, 从亚洲腹地的帕米尔高原东南而下, 经过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的接壤, 直至中缅边境。中印边界则应该算是一条在亚洲大陆上区分了汉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地理界限。在这条线的北端是克什米尔地区, 在中国境外, 大体上喀喇昆仑山口以北为巴基斯坦控制区域,以南为印度控制区。因此,中印边界的西段从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至西藏与新疆相邻的巴里加斯地区, 传统习惯线长600公里; 从巴里加斯地区到中尼边境的普兰为中段, 传统习惯线长450公里; 从不丹中国边境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至中缅边境为西段, 传统习惯线长650公里。在西段和中段, 中印双方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大约3 · 5万平方公里; 在东段, 争议领土有9万平方公里。在过去50年里, 中印边界的领土争议直接反映在两国正式印刷制作的地图里。实际上, 中印边界问题的具体提出,就是由地图引起的: 1958年12月14日,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第一次提出" 在中国出版的几幅地图" 的问题,认为" 这些地图上粗略划出的边界是同实际边界不符的, "" 它在好几处直接穿越了印度的领土" ;信中尼赫鲁还提出《人民画报》杂志发表的一幅标出中印边界的地图把" 我国东北边境特区的一大部分和其他若干土地被标明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他特别指出" 东北边境特区的一部分明明是处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印度一侧"。次年的1月23日, 周恩来在复信中则指出:" 中印边界是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 因而" 双方地图对边境的画法不可避免的会有出入。我国现行出版的地图对四邻边界的画法是几十年来(如果不是更久的话)中国地图的一贯画法。" 这个时候,中印关系还在十分密切的时候,西藏平叛也还没有发生,所以周恩来十分委婉但又明确地向尼赫鲁表示: " 我们并不认为这种画法的每一部分都有充分的根据, 但是我们在没有进行勘察, 也没有同有关各国商量, 就加以更改, 也是不适当的。而且, 这样的更改也是有困难的, 因为这会引起全国人民的迷惑和对我国政府的责难。事实上, 我国人民对印度出版的地图所画的中印边界, 特别是对其中关于中印边界西段的画法,也感到惊奇”。中印两国的边界争议也反映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版的世界地图中。一些国家的地图与我国一致; 还有一些与印度地图一致, 更多的是以" 有争议领土" 标出两条不同的界限( 如权威的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中印两方公里, 其中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一直为我控制, 而东段的9万平方公里自50年代后期, 尤其是在1959年的达赖集团叛乱之后为印度进占。 2、西段:阿克塞钦中印边界问题在根源上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 18世纪下半叶, 当时英属印度的英国殖民统治者一面阴谋扩张领土, 分离西藏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 一面积极与沙俄的南下扩张向对抗, 以分隔势力范围, 先后于1865年" 勘察"了" 约翰逊线"; 1897年提出" 约翰· 阿尔达线"; 1899年提出" 马继业-窦纳乐线", 这些仅在少数人头脑里存在的地理界限的核心,是想把中印传统习惯线内的阿克塞钦高原置于英属印度及克什米尔控制之下。正如周恩来总理所指出: 英国企图抹煞中印之间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线, 用割裂中国领土, 扩大英属印度领土的办法, 来达到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尽管这样, 这也只是英国战略家们理论上的方案, 英国从未在阿克塞钦行使权利或建立行政机构, 所谓阿克塞钦问题事实上是不存在的。然而,继" 地图问题" 之后, 1959年3月22日, 尼赫鲁在给周恩来的信中又提出了"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达拉克区" 边界问题,他在信中说: " 现在中国主张属他的地区,在官方的图上一向被描述为印度的一部分" ,并试图证明这段边界是1847年被中国政府承认了的。周恩来则在回信中强调: " 1842年,以中国的西藏当局为一方和克什米尔当局为另一方, 的确订立过一个合约。但是, 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并没有派人参加过这个合约的签订, 事后也没有批准过这个条约。而且这个条约也只是泛泛地提到达拉克和西藏将恪守各自的疆界, 并没有具体规定和说明这段边界的位置。"" 至于 1847 年中国政府官员向英国代表表示这段边界是明确的,这也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段边界有它自己的明确的看法, 而并不能作为双方边界已经正式划定的证明。" 近代地图完全可以证实周恩来的观点。 1854 年, 英属东印度公司地理学家约翰· 瓦克奉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之命所画的" 旁遮普, 喜马拉雅山西部以及同西藏接壤部分" 图,图中对中印边界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