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附件
项目代码:
南京市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料器
保护单位: 南京吴新安玻璃工艺品研究所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项目简介
“料器”,简单说就是对玻璃进行艺术加工,是将玻璃在一定融化条件下进行着色、造型、封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因加工工艺复杂,对加工艺人的加工技术和艺术理论基础要求极高,不同于传统的冷切或脱蜡等加工工艺,每件产品的加工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无法复制。以五彩六色的玻璃棒为主要材料,运用氧气与液化气给玻璃棒加热 (喷火嘴温度约在400℃~800℃),使加热后的棒材快速融化, 然后由操作工借助钳子、刀片等其它小工具进行各款产品塑形的全过程操作。生产品种主要包括各种首饰、花鸟鱼虫、圣诞礼品、风铃挂件、烛台、镜框等,具有造型别致,流光溢彩,玲珑剔透的特点。玻璃是艺人们钟爱的,一直深受青睐和珍视的材质,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要材料。它以艳丽的色彩和别致的形态,表现了玻璃优美质地和奇妙的艺术效果。
玻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材料,无论是性能还是颜色都是由于配方的区别而具有多样性。玻璃的透明是很多种材料都无法与之媲美的,这些特性也是人们为之痴狂的原因。玻璃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神奇物质。它起源于古代,发展于现代,是人工制作而不是自然之美。
琉璃既是原始玻璃。
玻璃以艳丽的色彩和别致的形态,表现了玻璃优美质地和奇妙的艺术效果。玻璃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辉煌的成就,匠人们以惊人的创造力和精美绝伦的作品向世人展示出来。
实心件:
将玻璃棒料在炽热的火焰上将其软化使其有可塑性。在软化的情况下经匠人们的精心制作、拉伸弯曲使其制作成种种造型的工艺品。
空心件:
是用空心玻璃管料制作,将此管料在火焰上加温,使其在软化的情况下将气吹进去使其扩大或拉伸弯曲成各种形状,冷却定型后再在其型体上将易软化的Boi黏接在各种部位制作出上百种造型栩栩如生的动物、花鸟、人物。其原理同制作实心件相同。
琉璃件:
是脱臘模具制作。预先将石膏模具制作成功,在开口处将琉璃材料先填进去。将此石膏模具连同琉璃一起放进高温电炉中熔化至850℃左右冷却后取出,再进行抛光打磨后使之成精美绝伦的作品。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模具制作:
预先用金属材料或石墨材料制作出各种造型的模具。将熔化的玻璃料块取出放入模具中再压制成型。
琉璃画:
用琉璃棒料在火焰上将其软化,在软化状态下拉伸,压制或吹制成各种造型的小件,如花鸟、鱼虫、山水均可照画稿上的造型制作成小片,再将其组合黏接而成。
镇纸:
现将玻璃制作成的各种干花棒料或小型的玻璃花鸟放在模具中,再将熔化的玻璃块料在软化的情况下放入模具中使其粘合成型。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二、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料器
申报单位
秦淮区
涉及民族
汉族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料器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宋代和明朝都有相应的作坊生产,但其真正发展到巅峰时代却要到清朝。清康熙年间,由于康熙特别喜欢料器,并请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也因此,宫廷料器一度盛行。目前分布在长江流域,原来在玄武区,现在在秦淮区。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
布
区
域
清康熙年间,由于康熙特别喜欢料器,并请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也因此,宫廷料器一度盛行。但是,由于料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如康熙年代始创的金星料涅料,其因在深茶色或红褐色玻璃体内有点点金星闪烁而得名。此工艺于乾隆后失传。
历
史
渊
源
料器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宋代和明朝都有相应的作坊生产,但其真正发展到巅峰时代却要到清朝。清康熙年间,由于康熙特别喜欢料器,并请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也因此,宫廷料器一度盛行。但是,由于料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如康熙年代始创的金星料涅料,其因在深茶色或红褐色玻璃体内有点点金星闪烁而得名。此工艺于乾隆后失传;还有“料胎画珐琅”,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作画,这些工艺都非常特殊,在清朝,料器地位就远超过瓷器。此外,每种有颜色的料器都需不同的金属或者宝石做成色剂,现在不少配料已经失传,这也导致宫廷料器在当代显得非常珍贵。
基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