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docx

格式:docx   大小:69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2/3/11 文件大小:6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局部叫榫〔或榫头〕;凹进局部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半榫〔榫眼不凿穿〕〞、“通榫〞等等。

格角榫 圈椅楔钉榫

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桌粽角榫
四、明榫与暗榫
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外表能看到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外表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
明榫与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单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单闷榫是在横竖材的两头一个做榫舌,一个做榫窝。双闷榫是在两个拼头处同时做榫头和榫窝。两接头的榫头一左一右,榫窝亦一左一右,与榫头相反,这样两侧榫头就可以互相插进对方的槽口。还有一种闷榫结合方法,横竖材都切出45度斜面,在斜面上凿出榫窝,再用一块方木块插入两边的榫窝,用胶粘牢。
直材角结合还有不用45度斜面的,它是把横材下面做出榫窝,直材上端做出榫头,将横材压在竖材上,这种做法俗称“挖烟袋锅〞。
不同时期明榫与暗榫的使用上也多有不同。明式家具中多使用明榫,包括凳、椅、桌、床、柜等。能用明榫的地方皆用明榫并配以破头楔,以到达巩固并维修方便的目的。
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管是广式风格还是苏式风格,都极少见到明榫,这显然是当时主理造办处的官员做了统一规定。但是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局部使用了暗榫结构。
明榫与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审美上,各有优点及长处。以暗榫相接,不破坏材料的光润感,而明榫能使家具具有自然天成的乡村田野风格。明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可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和粘合剂的缺乏。而暗榫比明榫更加美观,可以尽显宫廷家具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缺点是容易产生虚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胶来填塞,影响结合牢度和耐固性。
五、家具榫卯结构的价值
1. 比汉字更早的手工智慧
榫卯的起源始自河姆渡时期,先祖们为了造木房,灵机一动而产生可拆卸的创意,因此,榫卯结构比起汉字发源更早。几千年间,榫卯衍生出千百种把戏,但都各有妙处,适用不同的家具,根本形制有近百种,而派生极多。
有一种叫做“霸王枨〞的榫卯结构,专用它来衔接八仙桌的桌面和四条腿。正因为能把桌面的承重分摊给四足,有很大的撑托之劲,才得了“霸王〞的名字,寓有举臂擎天之意。
燕尾榫在中国古代家具中使用最普遍,如木锅盖、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