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28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国民党、共产党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 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伐战争的胜利都有重大影响。这所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名声显赫的军校, 与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的廖仲恺密切相关。廖仲恺既是黄埔军校的缔建者,担任第一任党代表,又带领黄埔将士积极投身于各项斗争,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共产党人肯定他为“为黄埔立了政治教育的模范”,国民党人称他为“黄埔之慈母”。一、廖仲恺是黄埔军校最艰苦的开拓者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孙中山反思革命、汲取教训、重整旗鼓后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国共合作的一大成果。毛泽东曾指出,“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反革命以前,这( 指黄埔军校) 是国共合作的学校。”作为孙中山的最忠实追随者、得力助手, 廖仲恺是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决策的执行者,是黄埔军校筹办的真正 CEO-- “执行总裁”。二、廖仲恺是黄埔军校政治方向的奠基者在黄埔军校创建初期,作为第一任党代表的廖仲恺,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 坚决贯彻联俄、联共政策, 使军校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堪称黄埔军校初期的总舵手。(一) 推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办学方针学习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 建立一支服从国民党指挥,为“三民主义去奋斗, 为三民主义去牺牲的革命军”, 是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指导思想。为了使军校培养出真正的革命军官, 廖仲恺提出以革新的精神, 积极仿效苏俄红军, 指出“俄国的军官学校, 军事政治是并行的, 而且是并重的。偏重于军事而轻于政治, 是不可以的。偏重于政治而轻于军事,也是不可以的。(二) 创设党代表制度廖仲恺积极采纳苏联顾问的建议,仿效苏俄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建立健全了党代表制度。由校党代表对军校实行直接领导,监察本校行政, 指导党务工作, 主持政治训练事宜。一切重要的校务和命令,均需党代表签署,否则无效。三、廖仲恺是黄埔将士在反对中国买办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屡立战功的引导者和扶持者廖仲恺还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革命实践,使学生在实战中锻炼成长。在他的鼓励、支持和领导下, 黄埔军校生参加了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平定商团及杨刘叛乱、东征陈炯明等战役,并屡立战功。(一) 组织率领黄埔校军师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斗争,使黄埔学生军一鸣惊人广州商团, 1912 年夏天创建于广州, 最开始是广州民族资产阶级为保护自身利益而组织的武装自卫团体,而后逐步变为买办、大地主阶级控制利用的工具。到 1924 年夏,广州商团下辖 10 个分团, 共有 4000 余人, 连同后备力量约 6000 余人。在英帝国主义的怂恿下, 从 1924 年5 月开始,他们采取敌视广州革命政府的行为,公开叫嚣要“以平民武力革除不良政府”。并私购 9000 多杆长短枪, 300 多万发子弹,分装 1000 多箱,由“哈佛号”潜运广州,准备在“联防总部”成立后即起事, 推翻广州革命政府。在紧急关头, 廖仲恺不仅始终力主严惩反动商团, 而且还与蒋介石等人一起组织和领导军校师生参加了这场对敌斗争。他在获悉商团“联防”的阴谋计划之后,即于8月6 日以省长名义下令,禁止全省商团军联防总部成立; 他坚持支持孙中山采取扣押“哈佛号”、将全部团械起卸封存于黄埔军校内的行动。(二) 组织支持黄埔师生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