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鼠和大象》——教 学 设 计
单 位:花园村第二小学
教 师:潘禹宁
教学根本信息
课题
《老鼠和大象 》
学科
音乐
学段
第二学段
年
《老鼠和大象》——教 学 设 计
单 位:花园村第二小学
教 师:潘禹宁
教学根本信息
课题
《老鼠和大象 》
学科
音乐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四年级
公开课时间
2018年4月9日 第三节课
教材
书 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出 版 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 8月
是否已施行
已施行
教学设计参和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络方式
设计者
潘禹宁
花园村二小
**********
施行者
潘禹宁
花园村二小
**********
指导者
白伟刚
花园村二小
**********
课件制作者
潘禹宁
花园村二小
**********
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
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学唱歌曲为主同时以表演形式进展对《老鼠和大象》,使学生对音乐表演获得更加深化的体会.
(二)理论根据:
《新课标》指出:可以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是演唱教学的标准之一。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歌曲。
(2)歌曲《老鼠和大象》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运用行进的速度、舒展开阔的旋律、生动的念白穿插进展,生动地表达了大象和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了大象的硕大和老鼠的渺小和最后老鼠自不量力的下场。
(3)作品背景分析:全曲主要由三段音乐构成。歌曲第一段使用了弱起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后续的八分音符节奏、十六分音符节奏,共同构成了一个富于动感的行进动机。
歌曲第二段音乐,运用了合唱部分,节奏舒展、音域开阔、旋律富于歌唱性,歌曲的念白部分为第二段,节奏密集多变,充分表现了老鼠渺小无知的形象。
歌曲第三段音乐,第三段和第一段一样,但出现新的角色:花猫。同样的旋律因演唱者的不同演绎凸显作品的叙事性.
(4)歌曲构造分析图示
A段
B段
C段
1—13小节
A主题独唱
14—21小节合唱部分音域开阔
利用反复从头演唱第3段歌词,出现新角色小花猫。
30-58小节念白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心也很强。他们在音准,对歌曲的承受才能和音乐表现才能方面比照三年级要好很多,已初步积累了粗浅的根底乐理知识,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节奏、附点音乐节奏和休止符,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正处于音乐表现欲和创造力顶峰时期,是表演唱歌曲教学的最正确时期,但音乐素质还是参差不齐,所以本课二声部的演唱形式对学生们是一种挑战,先对歌曲齐唱部分入手,加深记忆,在利用第二课时进展二声部的学唱。四(2)班学生音色较好,在歌曲中不会出现喊唱现象,可以体验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