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模因论的《吉米今夜秀》言语幽默分析
【摘要】言语幽默虽早已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但从模因论视角分析言语幽默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吉米今夜秀》中幽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探讨语言模因在其中的产生过程、影响及作用,进而例证模因论对言语幽默生成的解释力。从模因角度对幽默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视角理解言语幽默和语言、文化的运作和传播机制,同时也扩大了模因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关键词】言语幽默;模因论;语言模因;《吉米今夜秀》
0 引言
《吉米今夜秀》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脱口秀节目,它以幽默搞笑的言语形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众多国内外学者都对该语言现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总的来看,当前研究关注的主要是三大传统理论―蔑视论、释放论、乖讹论,以及语义论,语用论,模因论等理论。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在道金斯提出该理论后,众多学者都对此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从模因论角度分析言语幽默。这些研究为人们研究言语幽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扩大了模因论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但细观之下,这些研究也存在两点不足:第一,由于模因论形成的时间较短,相关的理论材料较少。第二,这些研究的分析对象主要是一些幽默短文,分析文本过于单一。这两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相关研究的现实意义。
1 语言模因
模因的特征
模因作为一种复制因子,也会遵循“自然选择”以及“适者生存”的法则。并且模因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生存竞争。[1]道金斯指出,“模因能否成功复制有三个决定因素:长寿性,多产性,复制忠实性。”[2]换言之,成功的模因有三个特征,且这三个特征关系密切。长寿性指一个复制因子可以存留很久。模因的生命周期有长有短。模因存在的时间越长,被复制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一个成功的模因可以存留很久。例如,法律,谚语等,都是成功模因。多产性是三个特征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它指复制因子再生的能力。能够被不断复制的模因才是成功的模因。模因越普及,越受群众的欢迎,被复制的可能性就越大。复制忠实性指的是模因在复制过程中对原有模因的保留。模因复制越忠实,越多的原有模因就会被保留下来。
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
海利根提出,一个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需经历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3]同化是第一阶段。一个成功的模因能够感染它的宿主,并进入宿主的记忆。如果模因想要同化,它首先需要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被注意”是指言语幽默的模因是有名的,且足以被宿主观察到。“被理解”意味着宿主可以理解所含有的模因。如果模因想要被接受,它们首先需要被宿主理解。记忆是第二阶段,它指的是模因停留在记忆的过程。这个阶段越长,模因就越有可能被传播。虽然我们每天所见所学的事物数之不尽,但真正能停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只有少数。因此只有少数模因能够存活。这也是言语幽默的准备阶段。表达是第三阶段。把无形的记忆转化为有形事物的过程就是表达。例如,演讲、图片、行为等都是表达。宿主会在恰当的时候把模因表达出来。传播是最后一个阶段。在模因的传播过程中,有形的载体或媒体都是必须的。这些载体可以是照片、书籍、声音等等。
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方式
语言是模因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之一。因此,模因和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模因的产生方式有三个,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的使用以及信息交流。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则是在模因产生之后。模因的复制并不是指照搬原模因的形式和内容。模因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与语境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化合物。从模因角度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有两种方式: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
[4]模因基因型传播是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传播。它包含两个部分。一种是对相同信息的直接传播。谚语,广告词都属于这类传播。例如:“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人们总是直接引用谚语“The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来强调勤奋的重要性。它就是对相同信息的直接传播。另一种是相同信息、不同方式的传播。例如:“Bob is a genius. Bob is a big brain.”。[5]“Bob is a genius”和“Bob is a big brain”这两句话有着相同的内容,尽管它们表达方式不同。模因表现型传播是相同形式、不同内容信息的传播。它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5]同音异义横向嫁接经常出现在广告中。“Two beer or not two beer, that is a question―Shakesbeer(Shakesbeer).”。“To be”被改换成了“two beer”,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