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例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例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例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例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分析
范燕慕
(南京医药南通健桥有限公司 226100)
【摘要】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伊立替康ADR上报的报表,共20例,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ADR主要表现为急性胆碱能综合征、迟发型腹泻和骨髓抑制,严重者表现为严重腹泻、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结论掌握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护,做好患者用药教育,确保安全用药。
【关键词】伊立替康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073-03
伊立替康是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 为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实验表明体外伊立替康与化疗药如顺铂、阿糖胞苷、氟尿嘧啶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合用有协同或相加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大肠癌、肺癌、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由于该药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ADR),2011~2013年公司不良反应监测室共收到20例关于伊立替康的ADR报告,主要表现为腹泻和骨髓抑制。笔者将此20例ADR汇总、分析,以期为临床更好合理使用伊立替康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20例患者均为2011年~2013月病人在住院期间静脉滴注伊立替康后发生ADR者。
2 结果与分析

发生ADR者共20名,其中女性13名,男性7名。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69岁。年龄集中在41~50岁和61岁以上年龄段。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见表
1。

20例ADR中,1例食管恶性肿瘤患者(%),2例肺癌患者(%),宫颈恶性肿瘤者共3例(%),3例胃癌患者(%),卵巢癌患者有4例(%),直肠癌、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等肠道肿瘤患者共7例(%)。除1例患者既往不良反应史不详外,其余均无不良反应既往史和家族史。

发生ADR时间最短者在滴注伊立替康过程中(具体时间不详)出现急性腹部隐痛不适,1例(%)在用药后10h出现腹泻、腹痛、并黄色水样便。其余均发生在用药后48h,最迟的1例在用药后20d出现。具体情况见表2。

伊立替康的ADR主要表现为急性胆碱能综合征、迟发型腹泻和骨髓抑制,严重者表现为严重腹泻、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具体情况见表2。

20例患者发生ADR后予以停药,分别给予止泻、升白、升血小板等对症处理,经过治疗后11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病情未有好转坚持出院回当地治疗。
表1 发生不良反应者一般情况
3 讨论
伊立替康通过细胞毒性发挥抗肿瘤作用,因其抗癌活性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肺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是晚期大肠癌的首选化疗药物,同时也是食管癌的常用化疗药物。其ADR除常见细胞毒性药物不良反应外,伊立替康还具有急性胆碱能综合征和延迟性腹泻等特有不良反应,这些毒副作用限制了伊立替康在临床上的应用。

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是伊立替康特有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用药后 24h 内出现急性腹泻、腹痛、流泪、唾液增多、瞳孔缩小、低血压、多汗等症状。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