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疆杨扦插育苗
新疆杨是杨柳科的落叶乔木,俗称新疆白杨、钻天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呈圆柱形,树皮淡绿色,树形美观,是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的最佳树种,也是现今城镇绿化的树种之一。性喜于冷气候及肥沃湿润的土壤。
一、种条采集
采集种要选用一年生生长健壮、通直、无病虫害的平茬条或大树树干下部当年萌蘖枝条作为种条。于11月中、下旬在冬季土壤封冻前进行采条。为了便于埋藏和搬运,按种条粗细,分别捆成50或100根的小捆,然后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长不限的窑,将捆好的种条,平铺排列于窑底,排满一层,盖一层10厘米左右的湿润细土,再排一层,再盖一层,直至距窑口50厘米左右为止。到第二年2月下旬,将窑口空置部分铺冰20~30厘米,冰上盖土30厘米,使成垄脊状,然后盖上草帘,避免阳光照晒,保持窑内低温,促使内部因素的转化,以利原始根的形成。
二、剪穗和处理
在4月底当20厘米处地温达10℃~12℃时,即可开窑取出种条。按照粗细分别剪成长18~20厘米的插穗,切口为上平下斜,以利于切口愈合。剪插穗时要保护好插穗最上面一个芽,剪时不可劈裂或碰伤皮部。然后小头向上,将插穗的2/3放在水中浸泡2~3天,使插穗充分吸水,有利于生根。同时在扦插前5小时,将
1克ABT生根粉放入分金属容器中,用100~150毫升酒精或高度白酒(65°以上)溶解,再加水稀释,1克生根粉加25公斤水。50~100个插穗为一捆浸入药液中,浸2~4小时。1克生根粉可处理插穗3000~5000株。
三、整地和做床
新疆杨要求土壤湿润、疏松、排水良好、透气、保水、弱碱性、%。以通风向阳和肥力较高的土壤或沙壤土为最好。早春在过秋翻的圃地上施足底肥,每亩2500~4500公斤,并用10~20公斤的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做床。苗床的大小可因地制宜,苗床要做到上虚下实,细致平整,无草根石块,一般苗床宽2~3米,长10~14米,苗床之间做梗,并留有步道,步道宽30厘米,地埂要培土踩实。
四、扦插的时间和方法
扦插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5月初,为了使苗木生长一致,应把插穗按不同粗度分开地块扦插。株行距为35厘米×40厘米,采用直播,要求不倒插,不斜插,不悬空,不碰坏芽和擦芽皮,外露1~2个芽,插后踏实,立即灌水。为了促使其快速生长,缩短育苗周期,可进行农用地膜覆盖扦插。
五、苗期管理
。浇水灌溉要遵循适时、适量的原则,及时进行,以保持土壤的湿润。6~7月份当幼苗浸入旺盛生长期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水分,通常每隔半月浇水一次,浇水深度,以苗地次日没有积水为宜。8月下旬以后要控制浇水,以防苗木徒长。
。扦插后犹豫插穗下部尚未形成根系,发上部分开始萌芽,此时,除保证幼苗健壮端直外,应将多余生长的枝芽及时摘除,抹芽要求不碰掉叶子,不损伤树皮。并适时进行修枝,修枝强度一般不要超过苗高的2/3。
。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一般在浇水前追施氮肥,每亩施肥量以7~10公斤为好。
。每次浇水后2~3天要及时进行松土,以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水分过度蒸发。除草要结合松土进行,要除早、除小、除了,以保持苗床无杂草,土壤疏松。
。新疆杨苗期病虫害较多,危害严重的有金龟子幼虫、大青叶蝉、白杨透翅蛾为主。金龟子幼虫可在育苗前土壤施呋喃丹,在越冬前深翻以破坏其越冬场所;大青叶蝉在9月下旬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两次间隔7~10天;白杨透翅蛾可在6月上旬用性诱剂进行诱杀。
小叶杨育苗造林
小叶杨别名南京北杨,为杨柳科、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青海、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山西、河北、辽宁省。小叶杨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药用价值高,材质较好的树种,广泛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四旁”绿化,是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小叶杨属乔木树种,高达20米。树皮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树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老树小枝圆形。树高15~25米,大者胸径1米以上。幼树皮灰绿色,老时暗灰色,纵沟裂。树冠卵圆形,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状倒卵形。
一、小叶杨的育苗地
一般选在地势平坦,较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上,最好有又灌溉条件,可采用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
。
小叶杨的播种育苗包括采集种子、做床、播种、管理等程序。
小叶杨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采回的果实摊放在室内晾晒、抽打脱粒,细筛精选,去杂,即得纯净种子。苗圃地应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播前要细致整地,施足底肥,做到床面平整,能灌能排。播种前先灌水,待水快渗完时,将种子播于床面,然后用过筛的“三合土”(1份细土,1份细沙,1份腐熟的基肥)覆盖,以稍见种子即可。播种后,2天即开始出土,3~5天幼苗大量出齐。从出土到真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