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施乐和富士——施乐.ppt

格式:ppt   大小:237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乐和富士——施乐.ppt

上传人:mkjafow 2017/12/19 文件大小:2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乐和富士——施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乐和富士——施乐
我们致力于加强施乐和富士——施乐公司在战略上和职能协调上的合作,因此,我们将能与强大和联合的全球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竞争。
Motto:
保罗·埃莱尔(Paul Allaire)施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小林洋太郎〔Yotaro Kobayashi执行宫
公司背景简介:
富士—施乐是在20世纪90年代施乐和日本富士胶片的合资公司,是施乐长达28年历史中的一个关键举措。很多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和日本合资的企业史上最成功的一例。最初,施乐公司只是在日本设立了一个产品销售部门,之后富士—施乐公司才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强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当该公司的销售和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后,施乐集团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富士—施乐公司1989年36亿美元的销售收人即占到施乐公司全球销售收人的22%。富士—施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林洋太郎将企业的成功归功于合资企业自创立初期就具有的自主权。

海洛德(Haloid)公司在1946年同意对施乐公司于1938年发明的图片技术研究追加投资,10年后该公司获得了该技术的全部产权。
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扩张,在1956年施乐公司与英国兰克组织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兰克一施乐公司。
1958年,兰克—施乐公司开始关注日本市场。
1959年该公司向市场投放了运用此技术生产的914型与众不同的复印机后,该产品立即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1961年海洛德公司易名为施乐公司。
6o年代初,兰克—施乐公司就在墨西哥、意大利、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子公司。
1969年 12月,施乐从兰克处又购买了兰克—施乐 1%的股权,从此兰克一施乐公司可被施乐公司当作一个子公司来经营了。
富士——施乐公司的建立
富士胶片公司与兰克一施乐公司各用50%的股权于1962年成立了富士一施乐公司。
日本政府不允许一家合资企业仅是销售性企业,所以双方修改了合同,富士一施乐公司成为与兰克一施乐公司的合作者。
庄野信夫是富士一施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小林洋太郎是总裁。他们二人从原富士胶片公司选拔了七位核心人员,后被称作“七武士”。
富士一施乐公司向施乐公司学习,采用了一些管理方法,但它仍保留着日本特色。
—施乐公司能力的发展
富士施乐公司的第一批销售计划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大型制造业公司以及中央政府部门。
到60年代末,富士—施乐公司占领了日本高档复印机市场相当大份额。
1971年,富士胶片公司将其复印机生产厂转交给富士—施乐公司,从此,富士胶片公司在富士施乐公司经营中直接的作用降低了。
由于各自独立发展,兰克一施乐公司逐渐失去了在富士一施乐公司直接经营的作用。

我们一直坚持施乐公司集团应发展小型复印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必要部分。但施乐公司认为低档复印机市场并不是优先发展的重点……但我们看到了日本对小型复印机的需求日益增长。
——小林洋太郎
生产设施转移到富士一施乐公司,以及富士一施乐公司和施乐公司之间建立起的直接联系都使得富士一施乐公司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富士胶片公司的工程师已经在着手改进施乐公司的产品设计,使之更能适应当地市场。
庄野信夫组织的发展小组制造了4种试验性的复印机,每一种生产成本都几乎只有施乐公司小型机的一半。这使兰克一施乐公司的高层经理大为惊讶。1973年,富士一施乐公司的2202型(世界上最小型号的复印机)进人日本市场,并提出口号:“它很小,却是施乐制造。

佳能是第一个进人黑白复印机市场的日本企业,1970年引人它的低档“新程序”复印机。
理光和柯尼卡是富士胶片公司在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它们仍继续使用它们自己的技术。
美能达科普亚米塔、夏普和东芝也进人了黑白复印机行业后,到1975年在日本市场上有11家企业参与竞争。
到1977年,在日本被使用的复印机有34%属理光公司,富士—施乐公司占25%,佳能占15%。但就复印机数量而言,富士—施乐公司占有绝对领导地位,有50%的份额,理光占20%居其次。在“低档”市场部分,理光却占有50%的份额,而富士—施乐公司只有10%。

原因:部分为了对70年代出现的竞争做出反应,以及面对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
三大目标:加快开发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降低成本以减少浪费、努力使用最新的技术。
核心:开发“绝对第一位的产品”。
影响:1978年,富士一施乐公司成功推出3500型复印机,并在1979年,打破了日本一年之内的销售记录。
回顾:后来,一些观察者将富士一施乐公司35to型机的出现称为富士一施乐公司的“独立宣言”,并宣告过去富士一施乐公司赖以生存的低档、中档复印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