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体位性低血压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7,04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位性低血压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17/12/20 文件大小:6.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位性低血压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位性低血压
心内科
目录
一、……...........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三、..................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表现
四、.......................体位性低血压的易发人群?
五、............................体位性低血压的日常急救小常识
六、..............................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七、...............................小结
一、定义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 O H) 的定义为: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收缩压(SBP) 下降> 20 mm Hg 或舒张压(DBP) 下降> 10mm Hg ,而心率保持不变,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应给予积极的诊治。
但在达到上述标准前,部分患者偶尔仍会出现改变体位时的低灌注症状,如进餐后出现的体位性头晕。
2003 年公布的JNC 7 将体位性低血压定为:立位时,SBP 下降> 10 mm Hg,心率保持不变,伴有眩晕或虚弱即可诊断。
正常体位变换时血压的调节
体位变

回心血量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刺激大血管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心血管中枢整
合传入信息
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
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
心脏输出量增加
适应体位的改变
维持正常血

二、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如下:
1、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是体位性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这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弓、颈动脉窦的老化、硬化性的改变,导致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对血压波动不敏感,效应器对缩血管物质的反映受限,使小动脉反射性收缩发生障碍所致。
3、心血管系统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梗阻性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4、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汗过多、失血过多等。
5、医源性
⑴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⑵镇静类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丙嗪后最多见。***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
⑶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
⑷血管扩张药:如***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6、有广泛的静脉曲张或血栓性静脉炎
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失血、失液所致的血容量绝对不足和血管扩张剂所致的血容量相对不足。
2、年龄相关性大动脉弹性减弱及心血管反应性的降低
3、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常因阻断压力感受器反射弧的某一部分,使周围血管张力不能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4、舒血管因子的释放增多如组***、5-羟色***、缓激肽、前列腺素等血浓度升高引起周围血管舒张等。
临床症状
脑部症状
心、肾及其他症状
眩晕
视力障碍
心脏
心绞痛
视力模糊
肾脏
灰朦
少尿
管状视野
其他
盲点、短暂性黑朦
颈项部疼痛
色觉障碍
腰背部麻木、疼痛
意识障碍
认知障碍
无力、嗜睡疲乏跌倒
晕厥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每当患者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导致头晕、晕厥你、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高,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以致被迫卧床不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问题。
四、易发人群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也会减少,交感神经增强,可使老年人收缩期血压升高。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处)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以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较差,可能与其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有关。因此,任何急性病导致的失水过多,或口服液体不足,或服用降压药及利尿药以后,以及平时活动少和长期卧床的病人,站立后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