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路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1土工格栅施工方法
为防止填挖方结合部出现裂缝,在填挖方结合部50米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
,要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重叠、缝合、锚固要符合要求。
,搭接长度为横向不小于50mm,纵向不小于100mm,搭接处用细铁丝绑扎牢固。借重力或插钉使筋材固定于地面,不得因填土而移动。
填料高度不足1m时,机械不应在路幅内掉头。
2 填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填土路基试验段的施工方法
(1)对选取的填料按要求完成各项指定试验,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定》规定的方法对土类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化学分析和击实试验。
(2)选定土方路基试验段,对选定的试验段的地表清除腐植土后,进行填筑试验。
(3)填方试验段施工方法
①测量放线,抄平基底,按试验摊铺厚度在现场摊铺,并控制摊捕厚度。
②用推土机粗平后,现场抄平调整摊铺厚度,用平地机整平,并按设计作出路拱。
③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央,相邻两次压实,要求轮迹相互重叠40~50cm,防止漏压或互不重叠,整个土层压实一遍后再重复碾压。路基边缘压实采用与路线成45°角碾压,既保证路基密实度,又确保操作安全。
用重型击实的试验办法,采用核子密度仪测定第六遍以后的路基压实度,做好详细记录,分清压实度达到90%、93%、95%的碾压遍数,确定填土路基施工的工艺参数。
在试验路段完成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本标段的路基填土施工即可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组织施工。
(1)原地表处理:根据规范规定,清理后的地面及其基底压实度、地面横坡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除特殊要求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树根、灌木和垃圾均应予清除运走。原地面表土、草皮严格按图纸要求或监理要求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地表清理完毕后再进行基底压实,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原地面横坡陡于1:5的填方路堤和路基拓宽的填方路段,要将原地面及旧路边坡挖成台阶。
(2)填料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路基的填筑厚度应不超过30cm,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均应较设计路基宽填30cm。
(3)碾压检测: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利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按标准碾压方法及检测方法进行碾压、检测。
(4)路基整修:路基填至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修整出路拱,使路基表层平整度、坡度、宽度符合规定要求。
(5)边坡修整:放出路基边线桩,按设计规范要求,刷去超填部分,修整折点,修整后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平直,曲线圆顺。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详见《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半挖半填路堤施工
(1)按基底处理方法做好基底处理,填挖交界处或自然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大于1米,并将顶部做成2%~4%的内倾斜坡。
(2)严禁从高处倒土石方,土石方松铺应从底层开始,根据路段地形情况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或纵向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严格控制在30cm以内。
(3)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并随时进行路基密实度检测,发现问题立即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
(4)对因为填土宽度较小,不能使用重型压路机的地段,采用小型夯实设备,如液压振动夯进行夯实。
涵侧填筑
(1)挖基土应根据具体情况由试验确定其是否可用作回填料,不能作为回填料的必须远弃。
(2)涵侧填土必须分层对称均衡填筑,分层厚度以不大于15厘米为宜,并严格夯实。在压路机不能碾压到的边角处,必须采用液压振动夯等机具碾压。涵顶填土超过1米后,方许机械通过。
(3)涵侧填筑材料采用设计规定的渗水材料,回填时严格控制压实度,要求自上而下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5%。
(4)涵背回填应在涵身混凝土(砌体)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两侧对称进行。
,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边坡坡面人工整修。
,并埋设必要的护桩,以后每开挖3米左右重新测量一次,进行收坡,严防超挖和损伤边坡。
-30cm的边坡保护层,该保护层由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的坡率和平整度。有边坡防护地段在防护工程施工前开挖该保护层。
,待边坡防护和堑底水沟施工完后与边坡土方、水沟土方一起施工,采用人工开挖,小型拖拉机运输。
石质路基开挖
由于地形、地貌、开挖深度、断面形式和周围环境不同,故采用浅孔松动爆破的开挖方法施工。
(1)适用条件
对于石质软弱的软石,次坚石开挖深度在3-10m,数量集中的路段,且对建筑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