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应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法挑战.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应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法挑战.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7/12/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应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法挑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应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法挑战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乃至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北约组织出版了《塔林手册》,深刻阐述了当今时代的网络空间国家规则发展趋势,对中国在和平时代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和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战;国际法规则;塔林手册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交换和获取日益便利,随之而来的的网络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多,这对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国紧跟时代步伐,在2014年2月27日,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开始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面对网络空间争夺的日益激烈,北约组织2013年推出了《塔林网络战国际法手册》,。《塔林手册》可以说是当代世界对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体系化、权威性论述,对我国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有着重要解决意义。
一、《塔林手册》的前世今生
(一)《塔林手册》出台的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战”的概念从提出起就引起了学界的热议。随着多起网络攻击事件的发生,人们开始认为网络战争已经从概念走向实际。被广泛认为接近国际法意义上的
“网络战争”的标志事件是2007年在爱沙尼亚、2008年在格鲁吉亚、2010年在伊朗和2014年在乌克兰发生的网络攻击[6]。2007年4月,爱沙尼亚连续三周受到了来源不明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导致其总统府、议会、几乎全部政府部门、主要媒体和商业机构都因网站陷入瘫痪状态而无法正常运转[7]。2010年9月,一种名为“震网”()的病毒攻击了伊朗纳坦斯离心浓缩厂,导致上千台离心机报废,刚封顶的布什尔核电站被迫延期启动,伊朗的核项目倒退数年。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和以色列军方机构主导了这一次“震网”病毒的开发。这被不少专家认为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战争”[8]。
为了争夺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使现有国际法律适用于网络战,在北约卓越合作网络防御中心(D COE)支持下,由总编辑迈克尔?施米特等47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的法律学者、法律实务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国际专家组和编写组,其中,总编辑1人,编委会成员5人,法律组主持专家2人,法律专家9人,技术专家2人,观察员5人,同行评议专家13人,项目协调1人,项目经理1人,书记员2人,法律研究人员6人。编写小组历时3年,在2013年完成了《塔林网络战国际法手册》的编写[9]。
(二)《塔林手册》
《塔林手册》国际专家组许多专家具有学界和军方的双重背景,而且不少编委会成员、法律专家、同行评议专家以及全部的技术专家、书记员和项目协调、项目经理都来自于北约或各国军方。此外,专家组的5位观察员分别来自美国网络指挥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北约最高盟军统帅部总部。因此,从发起机构和国际
专家组的人员构成以及编纂过程可以推断,《塔林手册》兼有学术、政治和军事的多重背景。更多的体现了西方国家的利益诉求。《塔林手册》是西方学界对网络战的规则研究集大成的非约束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回答了现有的国际法规则适用于网络战及网络空间。其基于国际法的主权法理的基础上,针对于武力使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