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docx

上传人:XUJIANMIAO 2023/12/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 】是由【XUJIANMI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古诗查询苍苍竹林寺下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苍苍竹林寺下句(杳杳钟声晚。)
原文: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肤浅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奇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闻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杳杳钟声晚是什么诗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青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青山归去。
译文1:
在青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肤浅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处。
译文2:
好像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神奇的颜色在氤氲,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我背着轻松的斗笠,任晚风斜阳柔柔摩挲我的青丝。向远处远眺,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译文3:
在苍茫深邃的山林中座落着竹林寺,从那里缥缥缈缈地传来了暮钟声。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远方的树木葱笼的深山走去。

杳杳:深远处。
荷笠:斗笠挂在背上。荷:负。此写行僧形象。
灵澈:人名,当时闻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生于会稷,与刘长卿友善。 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杳杳(yǎo):模糊,深远的样子。
荷(hè):背、负。
杳杳:深暗的样子,这里指天涯的暮色。
荷笠:背着斗笠。
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闻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抒发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全诗即景写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练,纯朴秀美,意境闲淡。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闻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督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意,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4、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始终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致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蔽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深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予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胜利的缘由亦如绘画,景色的美丽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杳杳钟声晚的意思
此句的意思是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该句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原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白话文释义: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对灵澈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灵澈清寂的风度以及诗人虽然失意却闲适淡泊的情怀。
扩展资料
简介: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
创作背景: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闻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此诗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督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制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特别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意,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带你见识更多诗文化。

最近更新

纤维和纱线的机械性质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 53页

2021年财务人员个人述职报告 3页

19.造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56页

【同步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师大版):.. 11页

祝福讲课实用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60页

液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 10页

项目四清扫公共区域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 23页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邮政速递物流呼叫中.. 9页

2022甘肃兰州中考语文 11页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 4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 36页

青春舞台,心理引导-精神健康,校园生活更美好.. 23页

西游记人物介绍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25页

预制箱梁施工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67页

身体生病的源头和调理的过程 86页

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4页

音乐锦鸡出山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21页

2025年我们的校园-描写校园作文500字(整理篇.. 15页

2025年我们的年华的散文(共篇) 20页

2025年我们班的梁乙赟小学生作文(精选篇) 16页

色彩与想象:幼儿园手工彩蛋教学方案 28页

2025年研判报告分析模板 25页

自动售货机场地租赁合同 3页

忻州市征收集体土地上青苗补偿标准汇总表 6页

煤矿井下供电常用计算公式及系数(共21页) 21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并发感染的规范诊疗.. 30页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62页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 ppt课件 19页

口袋河透辉透闪石矿地质特征 6页

普贤行愿品科判(可打印版)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