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析和探讨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李建芝(中煤龙化哈尔滨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154854)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180-02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探讨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延胡索单味药, 延胡索分别配伍白芷、当归、川楝子的4种水提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色谱柱HypersilODS2(250mm× mm,5μm) , 流动相为乙腈- %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 ( 28:72) , 流速为1 mL/min, 检测波长为280 nm, 柱温为35℃。结果延胡索与白芷、当归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降低, 与川楝子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升高。结论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延胡索延胡索乙素白芷当归川楝子
延胡索为罂粟科( Papaveraceae ) 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1]。延胡索主要用于疼痛, 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延胡索总碱, 其中延胡索乙素是主要有效成分[2]。延胡索炮制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醋制品止痛效力增加, 酒制品活血作用提高[3]。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 主要化学成分为川楝素、生物碱、树脂、鞣质等, 其味苦, 性寒, 有小毒, 有清热除湿、止痛、杀虫的功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主要成分为正丁烯夫内酯、藁本内酯等挥发油以及阿魏酸、丁二酸、烟酸、尿嘧啶等水溶性成份, 性温, 味甘、辛, 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主要成分为欧前胡索、异欧前胡索、氧化前胡内酯、比克白芷内酯等香豆素类化合物, 其性温, 味辛, 有散风祛湿、排脓止痛的功效, 此外白芷为辛温之品, 阴虚之证、阳热之人如使用不当, 易引起口腔炎、口唇疱疹, 故临床使用应减量
[4]。延胡索与川楝子的配伍(1:1) 在中医上称为金铃子散, 是疏肝泄热、理气止痛的基本方剂; 延胡索与白芷配伍组成的延胡索止痛方(2:1) 也具有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延胡索与当归配伍(1:1) 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5]。本文通过对不同配伍中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研究, 对探索方剂配伍规律, 筛选和优化延胡索类复方制剂的配方以及为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分析天平FA1004N(万分之一,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美国SOFTA6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SOFTA公司)。对照品: 延胡索乙素(批号: 0726-20040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试剂: 甲醇, 乙腈为色谱纯;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超纯水。经鉴定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果实。
2 方法与结果
样品的制备称取延胡索药材1000g, 砸碎, 用20%的醋浸润过夜, 炒干, 备用。称取川楝子500g,置炒锅中炒焦, 备用。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