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清代纳西族周际昌文学创作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代纳西族周际昌文学创作研究.doc

上传人:lxydx 2017/12/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代纳西族周际昌文学创作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代纳西族周际昌文学创作研究
摘要:清代纳西族文学得到持续发展,继明代土司木氏文人之后,出现了许多旁姓杰出文人,周际昌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清代;纳西族;周际昌
周际昌(1815―1875年),字维新,纳西族,丽江人,秀才,周家世代读书行医,周际昌亦为儒医,人到壮年遭遇战乱,全家到金沙江躲避战乱,流离迁徙,在深山老林里仍不忘教育后辈。著有《爱莲堂诗稿》,钞本,藏于丽江市古城区图书馆,诗集中的诗作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安之若素的旷达心态。《纳西族诗选》收其诗六首。《爱莲堂诗稿》存诗47首,楹联二副,同时政协丽江市古城区委员会已编印发行该诗集。其所写诗歌涵盖面较广,读之诗意盎然,有即景吟胜、生活杂感、咏史怀古、怀人赠答等题材。
即景吟胜诗13首:《游阿喜山二首》《秋日登文笔峰二首》《游山》《小石山》《题殷氏山庄》《六月江水大涨》《新春登山眺望》《秋月题蒲版罗木先生书馆》《游指云寺(二首)》《咏六月开映山红》。周际昌不事雕琢、清远淡泊的心态反映在风景山水的诗作中,为诗歌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读之使人感到回味无穷,如《游阿喜山二首(其一)》:
为爱山明净,扶藜上碧岑。古松茯苓长,胜地芝草森。
曲折江为带,峥嵘岭对襟。小游忽逢此,乐意起长吟。
诗人游览阿喜山,看到明净翠绿的山峦,扶摇直上插入云端的山峰,分外美丽。古松、茯苓、芝草、森木等等各色绿色植物茂盛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在山上俯瞰蜿蜒曲折的江水,流向远方,望向对面是同样雄伟险峻的山峰。诗人登山至此,忽然有所感慨,心中的喜不自禁。
如《六月江水大涨》:
年年起落旧痕存,今日奔腾忽过之。虎剑双峰流更急,鳖碗一叶驾偏迟。
几回浪打平蛮鼓,屡次波洗荡寇碑。待到清秋应石出,沙明水净应昌期。
六月江水大涨,潮起潮落,汹涌澎湃。虽然每年都有大潮,但今年的江水喷涌的格外汹涌,呼啸而过。水流如虎剑双峰,激流急速,鳖碗一叶,悠悠荡荡。看到大涨的浪打浪,诗人回想起历史上平夷蛮扫荡寇的历史往事,可谓融情入境、情景交融。浪水的冲击已经淹没了岸边的礁磊石头,而等到初秋潮水落去的时候岸边又会回到干净如初的样子。
如《秋月题蒲版罗木先生书馆》:
一颗金星落庄前,培风古寺洞中天。林边潋滟西湖水,足下葱笼负郭田。
境静偏宜桃李育,身闲不羡马车缠。对君踯躅忘归去,海上人家起夕烟。
诗人游览先生书馆,看到书馆的景色如画,林边湖水波光粼粼,脚下的绿地绿意盎然,周围环境幽静种满了各种树木,当人在外身心俱疲之时,来这里可以身心放松没有烦恼。
如《游指云寺(二首其一)》:
最爱清和二月风,寻春有兴到花丛。梨开白雪连平野,桃放红霞隐率宫。
莫讶许询交梵侣,独怜摩诘爱林翁。徘徊竟日无声息,惟有传经小院东。
指云寺清净悠远,处于深山之中,仿佛世外桃源。诗人初春游览指云寺,面抚二月春风,满眼花色又有白雪映?r,十分好看。在途中,诗人又想起许询、王维,不禁为此春色平添不一样的色彩。指云寺无人叨扰,唯有小院东处传来诵经之声。
生活杂感诗17首:《入山采药》《采樵》《避兵深山二首》《避兵山庄》《移寓山庄》《阿喜夜避兵》《感慨时事绝句六首》《虐难民遇祸绝句二首》《木鳖?挡萋?》《五言杂感》。
如《入山采药》:
山峭碧玲珑,攀缘涧谷中。阴岩馀积雪,灵草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