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湘夫人
屈原
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当年纪念的“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时政,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强盛起来。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曾两次被放逐。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楚辞
指楚地的歌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
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zī)诟(gòu)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中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楚地的乐曲和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