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一、 临床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 
二、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 对本科室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特别是对高危人群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四、 发现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保留现场及原始标本,积极协助调查,同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扩散。 
五、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六、 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七、 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八、 做好对卫生员、陪住及探视者的卫生宣教工作。
九、 做好紫外线消毒,空气及物体表面清洁,医疗垃圾转运,消毒液等监测工作及记录。 
十、 临床科室做好院感病例分析及整改措施工作。 
十一、 临床科室人员严格按照院感管理职责执行相关工作。
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工作流程、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并在工作中正确应用。
,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进修生、实习生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
-2次,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穿刺、采血等有创伤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一般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在冲净明显污染直接放入器械回收车;传染患者或特殊感染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器具、用品,套双层黄色袋密闭后放入器械回收箱,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使用物理方法消毒的物品应选用化学方法。
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
,控制和消除发生在我院的医院感染暴发及其造成的危害。
,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倾向和隐患。
。
,立即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如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于1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部,并通报相关部门。
,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相关部门应积极调查与判断,查找感染源,分析引起感染的原因,采取措施将暴发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应及时进行总结,改进预防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和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必须所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