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骨科病人满意度
董培香(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骨科 211700)
【摘要】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忽然,从一个正常人忽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骨科;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组织管理
医院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1],是整体护理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心理护理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素养,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理解,交流沟通时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康复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饮食方法等。同时教授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练习,降低心理应激程度。利用同室病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熟悉,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问题上做出安排。
骨折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对于功能锻炼思想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已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的疑虑,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顾虑。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程度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1]。总之,心理指导应贯穿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 健康教育方法
融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保证。我们要关心体贴病人,真诚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权利,取得病人的信任,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和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最大限度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配合我们沟通,才能使健康教育得以实施。
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多数病人认为医生掌握的医学知识比护士多,护士只会打针、发药,他们相信医生说的每一句话,把护士说的话不放在心上。要改变这一状况,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牢固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可信度,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别要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指导病人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锻炼难度大,比如四肢骨折病人,骨折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不一样,每一时间段的方法也不一样。又比如脊柱骨折病人翻身,预防并发症护理,腰背肌功能锻炼,截瘫病人膀胱功能训练及截瘫肢体被动运动等。再比如肋骨骨折病人有效咳痰及肺功能训练等都有他的特殊性,如果不掌握这些专科知识,就不能对病人进行正确指导,引发各种并发症,导致病人再损伤,甚至残废。
掌握沟通技巧,正确运用沟通技巧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沟通。病人入院时,由于疼痛、环境陌生、角色转变等原因,病人常有恐惧、焦虑、低落等情绪反应,此时给病人讲一大堆入院介绍,只会增加病人负担,使病人反感。我们只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