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高原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及防治
郭禹王伟冯国君宋虎(西藏林芝解放军第115医院西藏林芝 860000)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292-02
术后低氧血症通常是指呼吸室内空气时或给氧的情况下动脉氧分压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其发生率可高达55%。本文综述了当前对术后低氧血症原因的了解,重点介绍最近对术后低氧血症的研究、预防和治疗。
1 麻醉后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与机制
麻醉用药,通气量的大小及氧浓度,麻醉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将影响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及发展。肥胖、高龄、/FRC增大、原先存在的心肺疾病和手术时间过长等都与术后低氧血症有关。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的大小及持续时间与手术是否接近膈肌和手术操作时间长短相关。腹部或胸腔内手术后,呼吸动力学异常的特点是限制型呼吸功能障碍和吸入性容量(IC)及肺活量(VC)的严重降低;但是更重要的是降低功能余气量(FRC)。术后FRC下降导致肺通气量减少、咳嗽乏力、分泌物潴留,可引起肺不张和肺炎等并发症。
(PaO2)的病人所发生的低氧血症应通气与血流分布障碍增加或分流量的增加。早期研究表明,上腹部及胸腔内手术后24h,分流量增加平均达到心输出量(CO)的1%~5%,%%,因此可想而知,最主要的效应应归于通气/血流(V/Q)分布失调。另外有研究表明,上腹部及胸腔内手术后病人在术后第1、3和第6天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可因分流的增加而明显的增大,而并没有通气/血流失衡的改变。最后又有人研究表明,分流和通气/血流失衡两者均在术后1~2h后增加。
FRC的减少和闭合气量变化现在已明确,很多手术术后可引起FRC减少,这种下降已被认为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肺容量变化。全身麻醉诱导能降低FRC并伴有肺顺应性降低;以麻醉开始的最初几分钟最为明显。全麻下不管是控制呼吸还是自主呼吸,FRC下降程度一致,并与术后低氧血症相关。
,很可能是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参与因素,特别是对那些有较高危险因素患者更是如此。
%水平;呼吸频率在术后2天可比术前增加50%。
,第一是立即出现于麻醉和手术之后的动脉低血氧症,持续数分钟至2h,早期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麻醉用药相关,而与随后发生的肺动力学改变无关。第二是此后的气体交换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操作本身,从而影响患者深呼吸能力或引起病人长期卧床。最常发生于胸腔或上腹部,其特点是不存在高二氧化碳血症的低氧血症。
。
。
。
。
。
。
。
。
:早期是由于麻醉中用药的残余作用。后期是由于应用麻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