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卧床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观察与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卧床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观察与防治.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2/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卧床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观察与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卧床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观察与防治
李世艳(云南省文山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文山 663000)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98-02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坚硬,不易排出体外或24-72小时未排便者的一种症状。对脑血管病患者来说,便秘不但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也常因排便时用力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脑缺氧症状加重、眩晕、虚脱甚至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便秘、通畅大便是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对50例卧床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便秘情况的观察与防治性护理,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对疾病的治疗预防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支持与好评。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便秘的观察

,每次排便需要他人帮助,因此产生羞愧心理。其表现为尽量抑制便意及选择排便场合等等。由于经常抑制便意,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因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燥,造成便秘。
,神经功能失调,肠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肠壁狭窄以致粪便难以通过而引起便秘。
,膳食中长时间缺乏膳食纤维或因进食量少,食物过于精细,饮水少以及油脂少,均可造成食物残渣对直肠不能形成足够强度的刺激而引起便秘。
,缺乏腹肌训练,致使腹肌收缩力减弱,肠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或因经常使用缓泻剂,
过分刺激肠粘膜,使肠壁神经反射消失,肠蠕动反射障碍而导致便秘发生。
器质性病变的影响脑血管病患者同时伴有肠道本身器质性病变。

、食欲减退、嗳气、口苦、腹胀等消化功能障碍的症状,并可引起痔疮、肛裂等肛肠疾患。
、血压升高,若用力过度甚至会导致心脏停搏等。
、表情淡漠、心情烦躁等;脑出血病人因用力排便,可致颅压增高,导致颅内再次出血,加剧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
2 防治措施
,解除其心理压力。在处理大小便时不流露出厌烦、嫌脏、嫌臭的情绪,鼓励患者在床上排便,以消除患者主观抑制排便的情绪。排便时用屏风遮挡,尽量减少人流,防止干扰。对患病初期的患者应训练床上排便的要领和告知室内排便的意义,使其能轻松自如的排便。
给予饮食指导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含高蛋白质、高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而利于排便。对于鼻饲患者,鼻饲液内应加入适量的菜汁、果汁。
加强床上活动当班护士应正确指导或给患者按时翻身,帮助其进行身体各部活动,训练腹肌和直肠肌的收缩力,可嘱患者做收腹运动,其运动量视病情轻重而定、量力而行,做到既达目的亦不伤身。
推拿与按摩可在左腹下结肠体表投影处做离心环形按摩,亦可在腹部从上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