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纪周芹.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纪周芹.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纪周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纪周芹
江苏省大丰市草堰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血清CRP、IL - 2 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往往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差所引起,或无急性炎症过程直接出现慢性炎症。慢性盆腔炎除结核性盆腔炎、盆腔放线菌病外,其他病原菌导致的盆腔慢性炎症,在其病变组织中基本无法培养出病原菌,属于急性炎症后遗症[1]。本研究选择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随机将120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2]诊断标准,观察组18~34岁,平均年龄( ± 3)岁;盆腔积液量深度7~12cm33例,小于6cm 27例,病程20d ~,平均病程( ± )年。对照组19~36岁,平均年龄( ± 3)岁;盆腔积液量深度7~12cm 31例,小于6cm 29例,病程19d ~,平均病程( ± )年。附加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下腹疼痛、坠胀、白带增多;子宫或附加区有炎性改变,盆腔均有积液。两组患者年龄
组成、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入院后,全部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选择西药治疗,静脉滴注青霉素480 万U、200 mL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桂枝茯苓汤剂(桂枝、茯苓、木香、甘草各10 g,丹皮、赤芍、桃仁各15 g)治疗,水煎煮,1剂/d,2次/d。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症状消失,盆腔积液消失;显效: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盆腔积液减少4cm;有效: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盆腔积液减少少于2cm;无效: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盆腔积液基本未减少。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总有效率。
,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和卡方检验分析数据资料,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IL-2 水平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2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