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腺苷钴胺肌内注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匡秋姣李莉曹添秀何卫红姜瑜彭慧丹熊晶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96-02
【关键词】腺苷钴胺注射肌肉内不良反应观察护理
肌内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其操作简便、安全,易被患者接受,而肌内注射导致臀部巨大肿胀罕见[1]。科于2012年10月23日收治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支肌内注射,引起了其左侧臀部的巨大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增高,经50%硫酸镁湿敷和温毛巾热敷4小时后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减轻。20小时后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因10天前自觉劳累,继出现左肋间起红斑、水泡,自觉疼痛伴加重10天入院,既往史:3个月前因“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术”,术后愈合良好,无药物过敏史,住院期间发现有“高血压”、“高血糖”。入院后遵医嘱予以止痛、营养神经、护肝、理疗等对症支持疗法。×1支肌内注射后无不良反应,×1支肌内注射后约1h后患者诉左侧臀部注射疼痛不适伴巨大肿胀,测量其长×宽×高约16×12×3cm,且局部皮温增高,,BP149/111mmhg,P87次/分,R20次/分。患者未诉其他不适。立即报告药剂科主任及值班医生,考虑是腺苷钴胺肌注后的不良反应,目前仅有一例文献报道[2]。
安抚患者及其家属,遵医嘱下层予以50%硫酸镁无菌纱布湿敷,上层敷上温毛巾,每天2-4次,采取健侧卧位。
2 护理
  患者因肌内注射引起臀部巨大肿胀、疼痛,造成患侧感觉及运动障碍,早期呈现否认、愤怒的心理,认为是护理操作不当所致,不配合医疗护理。护士需同情、关心患者,耐心解释肿胀发生的综合因素,肌内注射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疾病本身和个体差异的原因,使患者能正确对待,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使水肿消退、促进其功能恢复。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肿胀的情况,有无增大,局部皮温及肿胀有无消退。每天定时测量肿胀直径和监测体温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情况,疼痛程度,重视患者的主诉。
  局部热敷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局部定时换药外敷紫花烧伤膏3次/d,可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抗感染、消肿、快速镇痛的功效。
  针对患者病情状况,鼓励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床上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被动按摩,病情许可可下床活动,节奏应慢,循序渐进,促进其体能和心理的康复。
3 结果
经积极处理4小时后肿胀明显消退,测量直长×宽×高约5×3×1cm,患者自述疼痛减轻。20小时后肿胀完全消退、疼痛症状消失,病人及家属满意。
4 讨论
腺苷钴胺肌内注射致局部巨大肿胀,临床使用中确为罕见,注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