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瑞昌市十二五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77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瑞昌市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12/29 文件大小:2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瑞昌市十二五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瑞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讨论稿)
2010年9月
课题组成员
顾问:陈栋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
周国兰江西省发改委研究员
组长:熊起栋瑞昌市市委书记
古小平瑞昌市市长
曾宪奎瑞昌市常务副市长
黄新建南昌大学总会计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员:陈迪尧瑞昌市发改委主任
欧阳有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所长、教授
彭金林瑞昌市发改委副主任
彭继增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付智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
邱文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王勇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委员会博士
周欢中瑞昌市发改委副主任
袁美瑞昌市发改委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5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5
(二)优势条件 10
(三)机遇和挑战 13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6
(三)战略定位 18
(四)发展目标 18
三、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5
(一)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 20
(二)优化城镇布局 21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23
四、产业发展与布局 24
(一)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 24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8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0
五、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34
(一)完善交通通道和综合枢纽建设 34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5
(三)推进矿产基础设施建设 35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36
(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 37
六、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7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7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8
七、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39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40
(二)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41
(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60
(四)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43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 44
(六)完善就业和民生保障措施 46
八、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47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7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8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49
(四)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49
九、对外开放与经济国际化 50
(一)精心谋划招商引资 50
(二)着力发展对外贸易 51
(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52
(四)优化投资环境 52
十、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 53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53
(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54
十一、规划组织实施 55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实现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成中等城市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和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瑞昌科学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
1、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齐心协力,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人才强市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克服“”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较好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我市加快实现进位赶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多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3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5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25%。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亿元,%,年均增长26%,%目标。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十一五”期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2︰53︰25调整为2010年的14︰67︰19。2010年实现工业主营收入140亿元,,%,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20亿元目标。其中,2010年机械船舶、纺织服装行业、建筑材料、冶金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15亿元,%,%,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05亿元目标。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