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67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h 2017/12/29 文件大小:5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
李玉江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250014
E-mail:liyujiangsd@
主要内容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基本判断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
五、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一)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
(economic center)
指在一个特定区域范围之内,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经济联系密切,且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城镇。由于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所以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
(economic hinterland)
是指环绕经济中心周围,经济运动的空间指向均朝向经济中心的地域,所以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吸引力和辐射力所及的地域范围。这些经济运动又具有共同运动指向,并同经济区域的周边范围相一致。
(work)
指沟通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城镇之间、农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的渠道系统和组织结构。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二)区域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
主张发展中国家同时投资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部门、企业之间同时协调发展。平衡增长理论主张生产各类消费品工业之间、工农业之间、国内部门和出口部门之间以及社会固定资本(也即基础设施)和直接生产部门投资之间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取得平衡。

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希曼
基本论点有:
第一,欠发达国家不具备发达国家政府出面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促进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从而刺激厂商进行生产,引起经济复苏的条件。不管政府是否给予帮助,要想所有企业全面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二,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各国的成长过程是不平衡的。
第三,非均衡增长两种基本形式:
1)重点投资于直接生产活动;2)重点投资于社会固定资本。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二)区域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我国的实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强调公平、以建设开发内地为主体的均衡发展战略
——过分强调平衡,对东部沿海省区未能给予应有重视;
——在沿海与内地、经济开发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尤其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强调备战,对加快内地建设要求过急;
——对各省市片面强调建成独立的经济体系,未较多注意发展各自的资源优势。
第二阶段:1978—2000年,效率优先、公平兼顾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加速沿海地区开放与开发,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
——产业布局重心—由内地向沿海转变。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 2003年10月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之一为“统筹区域发展”。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四)梯度理论
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有我国学者提出来了梯度理论。认为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非均衡性,客观上已经形成东、中、西三个梯度。因此,我国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首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第二、第三梯度地区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技术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从总体上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我国的确存在三个经济技术梯度,由东向西逐渐推移,是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的。
这一理论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但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五)倒“U”型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森()在1965年《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的论文中,对24个国家的国际横向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市政分析后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增长的差异行将会扩大,即倾向非均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的成熟阶段,区域间增长差异则逐步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也就是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区域增长呈现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趋同过程。
一、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
(六)区域开发模式
极点开发
点轴开发
网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