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经济规模、结构、功能
2
目录CONTENTS
城市经济规模
城市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功能
3
城市经济规模
城市经济规模理论是对其内涵、程度、等级分布等所作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
城市经济规模的内涵
4
P1—城市最小合理规模,人口少于P1的城市是不经济的。
P2—城市生活每人净效最高时的规模,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规摸。但这时MB>MC,城市人口仍要增加。
P3—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最高时的规模,这时的社会效益最高,对决策者最理想。但这时AB>AC,对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口可能继续迁入。
P4—处于AB=AC,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而不经济。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城市经济规模
5
适度规模:效益成本交汇点相对应的规模点
合理规模:城市总体形成的聚集力大于扩散力的
规模区间。
最佳规模:能使城市创造最高效益的规模。
适度规模、合理规模与最佳规模
城市经济规模
6
城市经济规模效益
城市经济效益规模构成
人口规模效益
土地规模效益
资产规模效益
市场规模效益
表现为
消费者规模效益
企业规模效益
综合规模效益
城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本
城市经济规模
7
城市经济规模成本
城市经济规模成本构成
人口规模成本
土地规模成本
资产规模成本
市场规模成本
表现为
外在成本
门槛成本
重治或改造成本
迁移成本
城市经济规模和效益成本
城市经济规模
8
城市经济结构的基本涵义,是指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组合状态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城市经济结构基本含义与构成
城市生产力结构
城市生产关系结构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经济组织规模结构
劳动就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投资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
流通结构
城市经济结构
9
经济发展论对经济阶段的划分
城市经济结构
10
中国城市经济结构的历史发展
基于中国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征和机制特征,并结合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可以将中国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向重工业倾斜的发展时期,时间是1952年至 1978年。
第二阶段,城市经济结构的均衡化调整时期,时间是1979年至1990年。
第三阶段,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时期,时间是1991年至今。
城市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