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ppt

格式:ppt   大小:263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1/2 文件大小:2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部分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它提要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主要代表是红霉素;除此外,尚有麦迪霉素和螺旋霉素等。
掌握红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抗菌机制。注意其抗菌谱与青霉素G者的异同及主要应用;其体内过程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掌握红霉素的主要制剂及作用特点。
了解麦迪霉素与螺旋霉素等的作用特点。
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与体内过程特点;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比较,其优点所在以及主要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主要用途及不良反应
按化学结构分——大环内酯环
14元: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阿奇霉素;
16元:麦迪霉素、螺旋霉素。
按药理学特点分
第一代药物:
50年代,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
窄谱、不良反应大、耐药;
第二代半合成抗生素:
70年代,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有良好的PAE,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感染;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泰利霉素去年上市
特点:对酸稳定,不受耐药性和外排作用的影响,对耐红霉素菌有优良的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药物
两类药物的比较
胃肠反应多
胃肠反应少
新大环内酯类
沿用大环内酯类
抗菌作用↑,抗菌谱扩大
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组织内药物浓度↑,T1/2↑
G+菌,G-球菌,厌O2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有效。
胃酸不稳定,口服吸收差
大环内酯类共性
抗菌作用:窄谱:
对军团菌、弯曲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也具良好作用;
第二代药物增加和提高了对G-菌的活性。
抑菌,高浓度时杀菌。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
作用机制:
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不可逆结合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的靶位上;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结合部位相近,合用产生拮抗作用。
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
靶位结构改变:
摄入减少或外排增多:
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红霉素
体内过程
不耐酸,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强、主要经胆汁排泄;
血药浓度低,组织浓度较高(痰,皮下,胆汁中>血液)
抗菌机制:
作用于50S亚基,可能与P位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mRNA移位。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静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抗菌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