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青城镇古建筑风格和形制概述.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城镇古建筑风格和形制概述.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8/1/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城镇古建筑风格和形制概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城镇古建筑风格和形制概述
高小平(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青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古镇区,镇区内完整地保留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群,反映了明清两代在兰州地区的建筑风格和院落布局,具有较高的建筑研究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建筑风格建筑形制院落布局
0 引言
青城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古镇区,镇区内完整地保留甘肃省内规模最大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群,其中,明代民居建筑1座,清代建筑33处,大部分是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修建的,民国时期建筑15处,占地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现存间数505间,建筑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
1 建筑形制
城隍庙
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初为秦州刺史狄青的议事厅,故称狄青府。明神宗二十五年改为守备府,是一条城守备军指挥部的所在地,雍正二年改建为城隍庙。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城隍庙沿新修复的正门从北向南依次为:正门、廊柱悬空式二层文化娱乐室、戏台、东西厢房及耳房、长廊、鼓楼、献殿、大殿、寝宫(现已毁,改建为民俗文化展厅)。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
献殿:单檐卷棚歇山,檐下不施斗栱。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几呈方形。一层回廊周匝,平面布置类似于宋代的“殿阁地盘殿身五间副阶周匝各四架椽身分心槽”。室内只用两根柱,具有“减柱移柱造”之遗风。前后明间、次间做金里安装,前檐各开有六抹槅扇门,明间做“四斜毬纹”心屉;次间做“龟背锦”心屉。后檐槅扇门已改建。
大木构架:九檩卷棚,前出廊较大,从金柱出一双步梁搭在平板枋上,梁头做“麻叶头”,平板枋出丁头栱以承托梁头,室内向前出一三步梁,向后出双步梁,室内柱头用顺栿串相连接。后檐出挑尖梁,构造大体与前檐相同。梁架整体构造类似于宋代的厅堂式“八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从梁架上看,后期维修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结构。屋面做捉节夹垄,垂兽用缠枝牡丹脊筒子替代,四角套兽做张口兽。
高家祠堂
高家祠堂位于榆中县青城镇政府东南1000米处的城河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发起修建的。它是青城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家祠。
高家祠堂座南向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为:正殿(带两耳房)、厢房、过庭和山门(带两耳房)及侧门,呈长方形。家祠四周闭合,无院墙。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勾连搭建筑,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
正殿:卷棚前出廊悬山顶,面阔三间,通面阔9米,进深二间,通进深8米。其中前廊进深3米,内殿进深5米。前檐下施斗栱,前檐廊步做廊心墙,檐柱两侧置“夔龙”雀体,明间、两次间各安四扇六抹隔扇门,殿内供高氏祖先的牌位。前出卷棚大木构架为四檩卷棚悬山,平梁下施平枋,平梁下两根金瓜柱立于四架梁上,四架梁下施随梁枋。内殿大木构架为五檩悬山,脊檩下置脊瓜柱,脊瓜柱两侧施驼峰,三架梁下两根金瓜柱立于五架梁上,五架梁下施随梁枋。
前过厅:悬山顶,面阔三间,通面阔9米,进深一间,。挑檐檩下置垂挂柱,垂挂柱间置镂空雕“花卉”图案。正心檩下置镂空雕“棋盘星”倒挂楣子。檐柱两侧置雀体。大木构架为五檩悬山,脊檩下置脊瓜柱,脊瓜柱两侧施驼峰,三架梁下施平枋,三架梁下两根金瓜柱立于五架梁上,五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