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茵陈蒿汤.ppt

格式:ppt   大小:1,49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茵陈蒿汤.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8/1/3 文件大小:1.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茵陈蒿汤.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茵陈蒿汤
主讲:陈建
方药煎服
【方药】
茵陈蒿六两梔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煎服】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方解
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疏利肝胆、退黄
栀子─苦寒,清热利湿,通三焦而利小便
大黄─苦寒,除瘀热,通腑利胆退黄
功效主治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
【主治】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兼腑气壅滞之证
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发热,渴引水浆,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而色深黄,心中懊憹,腹微满。
临证思路
:
①《本事方》用本方治胃中有热,有湿,有宿谷相搏发黄。
②《济阴纲目》治时行瘀热在里,郁蒸不散,通身发黄。
③《温病条辨》治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渴欲饮水,腹满舌黄燥,小便不利,发黄。
临证思路
:
(1)本方广泛应用于急性黄疸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症及胆道蛔虫症等。
(2)对部分因肝细胞大璧坏死之重症毒性肝炎,有用本方,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获得疗效。
(3)对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合并黄疸,本方加健脾化湿疏肝药有一定疗效,
(4)治疗蚕豆病引起之溶血性黄疸。
(5)肝功能障碍引起之口腔炎。
(6)本方与小柴胡汤合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皮肤瘙痒或牛皮癣。
(7)配合五苏散还可治疗肾炎、肾结石、肾硬变等。
(一)黄疸案医案
化验检查:黄疽指数75单位··,…凡登白氏试验直接阳性;尿胆色素阳性,尿胆元阳性。中医诊断:阳黄;西医诊断:传染性肝炎(黄疸型)。
治疗经过:以证属热重于湿的阳黄,采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加味。服一剂后,大便得通。如法加减,治疗一星期后,遍身黄染大减,脘闷泛恶亦舒,黄疸指数减为10单位,照原方去大黄,加重淡渗药品。继续服药10天后,身黄目黄退净,肝肿消退为一横指。改进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调理痊愈。
(二)湿热阳黄案医案
万某, 64,安微人。此人好饮酒,数斤不醉,适至六月湿暑当令,又饮酒过最,致有黄疸重症。壮热不退,面目遍身色如老橘,口渴思饮,大、小便秘,日渐沉重,卧床不起。六脉沉实而数,舌苔黄燥。察其致病之由,参以脉症,知系湿热阳黄重症也。阳黄症宜清解,仿仲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30克、生锦纹9克、,炒黑山栀9克、,水煎。此方连进二剂;二便均通,黄亦消退,脉象亦较前柔和。仍照原方减去木通,加茯苓9克、六一散12克包煎,续进二剂。至四日黄疸已退过半,但年高气弱,不宜过于攻伐,因照原方减去大黄,加薏苡仁12克,又接服四剂,未十日而黄症逐渐痊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