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00例疗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00例疗效分析.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8/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00例疗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100例疗效分析
刘宇立
(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江苏无锡 204023)
【摘要】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儿均采用馥感啉口服液治疗,观察体温、皮疹、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计算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结果:100例患儿手足部皮疹、咽峡部疱疹明显消褪,发热者体温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馥感啉口服液;手足口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175-02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表现为口痛,拒食,流涎,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小溃疡,大部分患儿症状轻,预后好;但少数可发展成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高。目前西药治疗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我们在2014年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季节治疗手足口病100例使用中药馥感啉口服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0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且无其它并发症,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8月~7岁,平均年龄1岁11月。
临床表现
100例中,手足部皮疹100例,咽峡部疱疹100例,拒食77例,流涎72例,发热74例,咳嗽16例,呕吐9例。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WBC)<4×109/L者19例,WBC>10×109/L者
26例,中性粒细胞(NUET)>75%者21例,C反应蛋白(CRP)>8mg/L者32例,淋巴细胞(LYM)>60%者53例,均在正常范围内的26例。
治疗方法
使用馥感啉口服液口服,一岁内,一次5ml,一日三次;1~3岁,一次10ml一日三次;4岁以上,一次10ml,一日四次。4天为1疗程。用药期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口服抗生素,℃时临时使用1次解热镇痛药,或配以物理降温。有拒食2天以上者给予补充水电解质。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手足部皮疹完全消退,咽峡部疱疹完全消退,肯进食,无流延,体温正常,异常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皮疹明显消退,咽峡部疱疹明显消退,体温下降,接近正常,异常实验室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皮疹部分消退,咽峡部疱疹部分消退,体温有反复,异常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皮疹及咽峡部疱疹不消退,发热不退,异常实验室指标无好转,甚至发展成重症手足口病。以治愈加显效加有效计算有效率。1个疗程内观察疗效。

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满意,见表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其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A16病毒,有时可为A5、A7、A9、A10型,亦可由柯萨奇B1、B5型及肠道病毒71型(EV71)[2]引起。本病好发于夏秋季,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婴幼儿,年长儿发病少。患儿的粪便、咽喉部分泌物以及疱疹均能分离出病毒,传染性强,可由消化道经粪、口接触传播,也可由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常爆发在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出现小水疱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