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懂古诗
贵阳一中语文组傅念飞
2009年2月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鉴赏(二)
一、理解,鉴赏的基础
整体理解,大体把握------
诗歌的内容:具体指描写(记叙)的对象、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
表现形式:具体指诗歌的体裁,脉络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等。
1、利用标题读懂古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利用时代背景读懂古诗。
牡丹
陈与义(南宋)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①伊洛:伊河与洛河,都流经洛阳地区,这里代指洛阳。②青墩:镇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因为在烂溪边与乌镇隔水相望,所以诗句中说“溪畔”。
3、借用注解读懂古诗。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①庾开府:北朝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诗风清新自然;②鲍参军:南朝诗人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诗风飘逸洒脱。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4、利用古汉语知识读懂古诗。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载。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
祝学习进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制作:傅念飞
2009年2月制作
2009年11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