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⑶《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
⑷《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
⑸《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995年)
⑹《村镇规划标准》
⑺《河南省内乡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
⑻西庙岗其它相关基础资料(2006)
第二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将西庙岗乡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特色产业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区;将庙岗集镇建设成为功能健全、布局合理、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地域特色明显的山区现代化宜居小集镇。
第三条规划原则
⑴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解决未来集镇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发挥规划对城镇长远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⑵遵循“五个统筹”原则,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珍惜土地,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乡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⑶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政策性,妥善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把握好发展时序,长远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
⑷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潜力,适度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⑸充分利用地域环境特点,使集镇建设和环境形成并体现特色。
第四条规划修编重点
⑴村镇体系规划
规划将从区域协调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西庙岗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探讨西庙岗乡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论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完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论证村庄整治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编制乡域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⑵集镇规划
规划确定集镇性质和职能,明确集镇的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优化集镇用地布局,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并制定相关的专业规划。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西庙岗乡域行政辖区140平方公里,集镇规划控制范围为现状庙岗集镇周边区域,。
第二章乡域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第七条总体发展目标
确保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八条经济发展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在2007年—2010年间,年均增长10%,2011年--2020年间年均增长12%。
第九条社会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5‰以内;
逐步普及高中教育,适龄青年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近期分别为70%和10%,远期分别为90%和20%以上;
远期千人卫技人员大于4人,千人病床3张,千人拥有医务人员5人,平均期望寿命75岁以上,职工与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100%;
规划期末全乡的火化率达到100%,实现耕地无坟头。
第十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近期内实现100%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标;
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近期达到60%,远期达到100%;
规划期末集镇设立邮政支局,每个中心村设立邮政代办点一所;
规划期末设立镇级电视台,所有中心村进入有线电视网络。
第二节发展战略阶段
第十一条近期
将集镇作为全乡发展的增长极,进一步提高其聚集度,使其乡域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
第十二条远期
集镇带动乡域共同发展,初步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有显著改观。
第三节村镇体系规划
第十三条人口发展预测
,。
第十四条产业发展规划
1、乡域农业规划
①乡域农业
种植业:以传统种植业为基础,突出生产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林果产业:利用经济林木资源优势,发展林果经济产品。
中药材产业:在现状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和种植种类,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
畜牧养殖业:促进以养殖大白山羊为主的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专业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引导养殖业向生态环保方向发展。
渔业:充分利用乡域内的水库和坑塘资源,大力发展淡水鱼的人工养殖业。
②乡域基本农田保护
确保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全乡基本农田做到定面积、定位置、定质量、定指标、定规划。
2、乡域工业规划
乡域内集镇周边的工业逐步集中到集镇规划的工业用地内,村级工业逐步集中发展,保护乡域环境,发挥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
3、第三产业规划
大力创办小商品、农副产品、建筑建材、地产工业品等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区域商贸中心,以多种商贸服务为补充的第三产业,同时大力加强对商贸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十五条村镇体系规划
规划西庙岗村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为中心集镇、二级小集镇、中心村、基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