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开展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物理学习方式,进行物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可见新课程进一步强调了高中物理实验对于高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对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常见问题改进意见
高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主要特征,没有物理实验的物理课是不完整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开展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物理学习方式,进行物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可见新课程进一步强调了物理实验对于高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高中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中物理实验不能落到实处的客观原因
,实验安排不足。
新课程高中物理课周课时为3~4课时,一学期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再加上处理习题的时间,做实验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于是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很多演示实验就省略了,学生实验更是能不做则不做,这样虽说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验教学任务却无从谈起的局面。
随着物理实验的更新,过去学校购置的大量实验器材已经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只有购置大量实验器材,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并且物理实验中新的仪器和手段层出不穷,物理仪器出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等特征,而一些学校实验仪器配备落后,实验药品不能及时更新,存在药品缺少或过期的情况,而且教学资金投入很不平衡,优先保证城区中学和重点中学的需要,普通高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致使很多演示实验和高中生实验不能很好地进行。
。
随着教学投入的加大,现在多数中学都具备了物理实验室。在大部分学校,物理实验室只能配一名实验员,这在一些学生较多的学校肯定是不够的,不能满足学校实验教学的需求。导致高中生实验安排不开,实验不能及时进行,许多实验没有时间安排,实验出现积压,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
高中物理实验的准备需要专业的物理实验人员来安排和准备,以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现在多数中学的实验人员从业时间短,专业知识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理实验的展开和进行,要完善实验的管理和准备,健全实验室有关账目和实验室规则,保证物理实验的正常进行,提高物理实验效率,有必要加强物理实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理实验从业人员的素质。
二、人为因素造成高中物理实验滞后
。
新课程要求培养高中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注重高中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而传统的评价机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教学成绩和升学率,高中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滞后,物理实验只是为了升学的需要,导致物理实验不能及时开展,只是在考试前一段时间进行突击训练,这样的实验操作并不能使高中生形成应有的实验素养。
。
高中物理实验的进行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物理教师身上,物理老师如果对于实验不重视,就难以提高高中生的实验素养。
(1)教师实验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