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P67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使学生知道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的三个盲人,为什么对大象得不同的结论呢?
教师说明:三个盲人由于他们摸的地方不同,所以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论。今天我们要学会观察物体。出示课题:“观察物体”
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魔方或不同颜色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请三个同学从不同位置(正、反、侧面)去观察这个物体。
提问:你最多看到几个面的颜色,你看到什么颜色的一面?要想看到其他颜色的一面,你需要怎么办?
出示一个准备好的动物玩具,请三个同学从正面、后面、侧面去观察,说出你看到物体的形状。
提问: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全貌吗?
教师说明:由于从不同位置同时观察同一个物,只看到物体的某一部分,它们的形状是不同的。
出示一个闹钟,请全班同学从正面、侧面、后面看到。
提问: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闹钟的哪面?一个同学没有看到分针和时针,只看到有几个旋钮,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闹钟的哪面?
教科书P67例1。
提问:小明、小亮和小红他们正在观察什么物体?你能说说这些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他们三人,为什么看到恐龙玩具的图形是不同的呢?
教师说明: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不一样。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全貌呢?
教师说明:只有从不同位置去观察,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就能知道恐龙的全貌了。
练习。
分小组请同学坐到桌子的四边。
观察玩具,说说都看到物体的哪部分?互相交换座位继续观察,又都看到什么?
观察一摞数学书,互相说说都看到什么?
教科书P67:“做一做”,在书上连线。
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的第1题,连线。
教科书P103的第7题,连一连。
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的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轴对称。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观看图形,引出课题。
出示:蜻蜓、蝴蝶,树叶、脸谱图形。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板书课题:“对称”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叫对称吗?(意思对就可以)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对称?哪些是不对称图形?
△
△
△
□
( )
教师说明: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对称的。
剪一剪。
想一想,用你准备好的纸怎样剪才能得到对称的图形,几个人可先商量,然后再动手剪一剪,说说你怎样做就得到对称图形了。
教师说明:把纸对折一下,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剪出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出的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任何对称的图形都有对称轴。
请同学指出上面教师出现的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儿?
教科书P68的“做一做”。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我们人的身上有对称的物体吗?
教师说明:生活中的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