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品名称
密级
GSM RNP
内部公开
产品版本
共49页
GSM RF优化指导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日期
修订版本
描述
作者
2008/10/22
初稿完成
庄培灿/丘巧开/胡鹏/廖东华
目录
1 引言 4
2 为什么要做RF优化 4
大网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4
RF优化的重要性 6
3 怎样评判一个网络的RF规划及优化效果 6
为什么进行规模RF优化需要工具支撑 6
RF优化目标 7
4 如何开展 RF优化 8
RF优化策略 8
概述 8
基本流程 9
RF优化策略 10
RF优化方法 13
Spotlight测试分析工具简介 13
在Spotlight中导入数据、创建项目 14
越区覆盖分析 16
背向覆盖(天馈线)问题 19
弱覆盖小区相关分析 20
无主服务小区分析 22
可能被干扰小区分析 24
掉话等事件分析 25
邻区优化分析 27
用Scanner数据做RF优化分析 29
其他优化措施对RF优化的影响 32
RF优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5
附1:下倾角调整计算方法 36
附2:RF优化案例 38
引言
GSM网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建网初期:覆盖较差,但网络没有什么干扰,通话质量好,只要有信号就能打电话。
十多年前,GSM网络建网初期,手机还是部分高端用户的奢饰品,用户稀少,当时的网络建设思路是尽量建高站,广覆盖;基站分布相对稀疏,网络配置低,频率资源丰富,频率复用距离远,网络信号不存在什么干扰,一般只要有信号就能打电话;此时的用户要求也不高,一般是自己找信号打电话,覆盖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建网中期:覆盖有很大改善,频率资源矛盾开始显现,干扰逐步增大。
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覆盖、容量、质量的各种矛盾初步显现;网络配置逐步增大,小区不断的分裂,扩容和补点是每年建设的重点,同时网络干扰问题逐步出现,频率资源逐步紧张,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频率资源紧张,整个网络的底噪在不断的抬高;用户对网络覆盖、信号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频率资源成为用户发展及容量增长的瓶颈时,双频网出现,为缓解容量与质量矛盾的各类新技术出现。
建网中后期:覆盖已不是主要问题,但干扰和频率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容量和质量成为主要矛盾。
覆盖在此阶段已不是主要矛盾;手机已成为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必需,用户仍在不断的增长;为满足用户增长,不断的扩容和补点建设导致基站分布密集,网络配置大,容量和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对于网络维护、规划优化人员来讲,目前的网络与当初的建网初期相比,已不是单纯解决覆盖的问题,而是在解决网络覆盖的同时,需要兼顾网络容量和质量,在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为什么要做RF优化
大网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网络建设后,主要大中型城市的网络特点包括:
基站分布密集,尤其是密集城区,其平均站距在300~500米左右,高话务密集区基站站距甚至在200米左右,基站小区继续分裂的余地很小。
基站配置大,频率复用紧密,频率资源紧张;造成网络的底噪不断抬高,网络干扰问题突出。
城市不断发展,市政建设及市政改造导致覆盖模型发生很大变化。
业主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导致基站搬迁业主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导致基站搬迁不断发生,网络的覆盖模型同样发生很大变化。
案例:成都网络的现状
网络规模大,基站分布密集
网络规模
MGW
BSC
室外小区
室内小区
忙时话务量
数量
9
33
3547
1217
6万Erl以上
场景
普通城区
主城区
密集城区
站距
600~1000米
500~600米
300~500米
网络配置大,频率复用紧密,900M频率资源紧张。
900M载频配置(2008年7月数据):
载配置数
小区数量
载频总数
小区配置比例
2
45
90
%
3
41
123
%
4
200
800
%
5
188
940
%
6
342
2052
%
7
200
1400
%
8
874
6992
%
9
129
1161
%
10
123
1230
%
11
38
418
%
12
137
1644
%
合计
2317
1685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