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埃博拉病毒培训资料.pdf

格式:pdf   大小:1,01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病毒培训资料.pdf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1/12 文件大小:10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病毒培训资料.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Ebola Virus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首次爆发于1976年的刚果(金)
的西北部赤道省的埃博拉河沿岸。当时,周边数十
个村庄居民感染不知名病毒,感染者大多数死亡。
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此后于1979
年在苏丹恩扎拉地区爆发。在沉寂15年后,埃博
拉病毒疫情从1995年至2014年爆发了20余次,爆
电镜下的埃博拉病毒
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在2014年之前死亡人
数最高的一次为2000年在乌干达的224人。本次疫
情已导致1013人死亡(2014年8月12日),为有
记录以来死亡病例最多的一次。埃博拉病毒引起人
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该出血热是当
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确诊的埃博拉案
例中,死亡率高达50%以上。被称为“世界上最可
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怕的病毒”,“世界上最神秘的六种病毒之首”。
病毒主要种类
, 它们分别是:埃博拉-扎
伊尔型( EBO - Zaire ) 、埃博拉-苏丹型( EBO - Sudan) 、埃博拉- 莱
斯顿型( EBO - R) 、埃博拉-科特迪瓦型( EBO - CI) 。
。EBO - Z 和EBO - S 对人类和非
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 - R 对人类不致病, 但
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 - CI 对人类有明显的致
病性, 但一般不会致死, 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EBO-Z>EBO-S>EBO-CL>EBO-R。
病毒结构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
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有包
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
(300~1500)nm ,有分支形、U形、 6形或
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
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
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
4个毒粒结构蛋白。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
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
的线形结构,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
的“玉如意”,病毒的粒子也可能出现“U”
字形、“6”字形、缠绕形、环状或分枝形。
传播及病发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体液(汗液、唾液、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
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
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
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
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最快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
地区分布
埃博拉病毒目前主要呈现地方性流
行趋势,局限在中非雨林和东南非洲热
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
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
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
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
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的地区
偶有病例报道,但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
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病毒流行。
出现埃博拉病毒患者地区(深色部分)和具备埃博拉病毒流行条件地区(虚线内部)
传播途径
一、直接接触病人/生病动物、空气传播。
,分泌物,器官或者精液。


二、医源性感染
,有一位病人因为被污染的注射器刺入而感染。
三、自然宿主感染
,但仍未被确定。
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 但到目前为止, 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
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有埃博拉病毒的感染现象。
可能的自然宿主
可能的病毒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