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骨干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_培训心得
2013年5月,有幸参加了全省的骨干班主任培训的学习。培训中,各位专家从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到方法、策略,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到班主任专业成长等方面给我们诠释了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这不仅使我受到了思想的冲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参加这次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一、用大爱之心呵护学生
本次培训,几位专家都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也是班主任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爱。其实,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不过,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户县纸房学校校长冯雪红担任本次培训任务的一个老师她本人的真实事迹。冯雪红,全国模范教师,所在学校是一所九年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五六十里远的沟沟岔岔,而且全校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让山沟里五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冯校长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体力。她给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洗衣服,洗完那沾满粪便的衣服一整天都吃不下一口饭。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半夜三更披衣夜巡,陪小同学上厕所,在学校,晚上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为了学校和学生,她很难关心上自己的女儿。当然,我们不是寄宿制学校,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也不太现实。但是,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精神;从她身上,我知道,对学生的爱不光是说在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用大爱之心,像父母一样地呵护他们、关心他们,影响、融化他们那幼稚的心灵。如果班级管理过程中,你容易冲动,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劝勉自己,那就是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
二、用文化来经营班级
从教十余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有六七年了,时间不短,但基本没有什么经验。平常总是一味地给学生制定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管制他们,而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搞得自己身心疲惫,总爱唠叨,想抱怨。这次,听了杨令平专家关于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尤其是他说的一句话:管理班级,三流班主任靠的是经验,二流班主任靠的是制度,一流班主任靠的是文化。这对我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这才是我的症结所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教室墙壁,甚至是教室窗台等都是班级建设很好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不但做好班级的环境、制度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做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手抄报、优秀习作、手工、绘画、班级的先进事迹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并从中吸取丰富营养,积淀文化底蕴,提高班级质量。
三、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反思
本次培训,我们听了十二节讲座,老师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有的是一线的班主任,年龄最小的只有,岁。印象最深的是大明宫小学的雷蕾老师,,年出生的,虽然理论不多,但讲的内容可操作,能实践。她的班级管理经验有三个:一是做一个有幸福力的人,就是通过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所表现出的行为,来吸引、感化和熏陶周围的人,以使他人感到幸福。二是跟学生分享自己的荣誉,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样的荣誉,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军功章也有学生的一份。三是以人文情怀促人格发展,实际上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真诚善良、诚实友好、理解宽容、快乐自信等良好的品质情感。这个过程一般要求学生全部主动参与,最后在班上反思总结。比如:运动会时,她会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份感动卡,可以表扬先进,可以鼓励因出现状况仍能坚持到底的同学,可以写运动员,也可以写啦啦队,只要是你认为他让你感动,都可以记下来,并在班上交流。这样一次活动下来,学生是收获多多,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又培养了学生坚持、善良、友好的情感,还锻炼了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呀!活动出真知,活动出情感,活动出意志,这样的活动还使学生养成了健康的人格,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确是受益匪浅。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班级工作,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进行创新,力争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育上称职的优秀班主任。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加强改造自己,努力争取具备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如果不按这个标准,不管什么人只要想入党就可以随便入党,那么党就会丧失它的先进性,就不成其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了。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