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谈袁世凯的贡献.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袁世凯的贡献.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1/14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袁世凯的贡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袁世凯的贡献
历史0903蔡俊斌 20090401129
摘要: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都认为他称帝是违反时代的进步,更是共和国的罪人。但在袁世凯的一生中,他仍然为中国做出了许多贡献,我们不能因为袁世凯称帝这件事而把他彻底否定。
关键词:朝鲜立功创立新军山东新政北洋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是北洋军阀的主要人物,继孙中山后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中华帝国皇帝。有人把他与蒋介石称为中国两个最大的独裁者,认为袁世凯背叛共和,是民族和历史的罪人。的确,从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课本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袁世凯的一丝赞美之词,对袁世凯多是贬低之意。然而,从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我开始发现袁世凯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为人精明干练、具有一定的爱国心、重视学****西方的科学文化,为中国晚清的近代化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朝鲜立功
光绪八年即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在朝鲜内乱之际,日本企图以保护使馆为名,出兵侵占汉城(今首尔)。当时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清政府应朝鲜之邀请,派兵入朝,袁世凯便是当时清军中的一员。七月十二日,清军吴长庆部抵达仁川,“袁世凯所率五百人,于当日黑夜时到汉城,暂住城外”杜春和、林斌生、丘权政著,《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第三日下午,日本军队约三千人,由官道开抵汉城。汉城内外已满布中国军队,遂未入城。”杜春和、林斌生、丘权政著,《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事后吴长庆给予袁世凯很高的评价,为袁世凯请功。
光绪十年即1884年十月,正是中法战争期间,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进攻王宫。日本企图趁中法战争清政府无暇东顾之机,以援助朝鲜国王李熙为名,也进军王宫,阴谋推翻李熙,拥立亲日分子。当时日军已经控制宫门,不准清军进入,并向清军开枪,然而该清军统领吴兆有不敢还击。“袁世凯力向吴兆有建议,即时枪炮齐发,进攻王宫。日本丧亡最多,大败逃走。世凯由朝鲜官吏引导,觅得朝王所在,保护至我军营内。”杜春和、林斌生、丘权政著,《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
在关系中朝大局的情势下,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袁世凯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征得李鸿章或者是清政府的同意,就当机立断,率清兵击退日军,平息了政变,粉碎了日本谋取朝鲜的企图,并且让李氏高宗按照藩国礼仪迎接上国钦差,保住并再次明确了清朝和朝鲜的宗藩关系。
在1882年到1894年的12年间,袁世凯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以及沙俄对朝鲜的渗透。不得不说,袁世凯对于保障中国在朝鲜的利益这一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同时也为他带来了知兵的美誉。还有,在朝鲜期间,袁世凯曾为朝鲜按照西法练兵,培养朝鲜的军事力量,这就为他后来在天津小站独立练兵积累了经验。
二、创立新军
甲午战争参战的清军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刘坤一的湘军。湘军、淮军虽然也装备近代枪炮,并曾经是***太平军和捻军的主力,实力强悍,然而此时的湘军、淮军则是早已腐化,军纪松弛,缺乏训练,最重要的是湘军、淮军采用的并不是近代化的西方军制,这也是清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清廷统治者认为日军是“专用西法取胜”,所以也打算仿照西法练兵。
1895年,袁世凯接替胡燏棻扩练定武军,改名“新建陆军”。袁世凯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