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文怎样写才能被EI收录
2009年06月12日星期五上午 10:15
    从2002年起《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被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列为来源期刊。由于EI建立了INSPEC平台,至2004年3月,已有l12篇刊登在《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的论文能够通过EI被检索到,其中2002年仅4篇没有被检索,2003年第1,2期100 被检索,第3期没有数据,第4期已有4篇能检索到。这是令人高兴的消息,但紧接着又给作者和编辑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如何让EI的核心库收录我们学报的论文。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有幸与EI的钟似璇先生以学报2004年第1期为例进行了讨论。
1 题名要精练准确地表达最核心的内容
     题名、摘要、论文这3项,首先是论文要好,学术质量要高,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论文好而不被收录,这也屡见不鲜。2002年没被检索的4篇学报论文中,有3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从专家评审意见看,学术质量是高的;2004年第1期的第1篇文章《基于整形小波变换的零树编码算法的改进》,也是学术水平很高的,但钟先生第1眼看到“?? 的改进”这一题名,就马上反映:学术水平不高,不会收录。当作为计算机专家的钟先生仔细阅读了全文后,却认为它是前3篇最好的,并提议将题名改为《用整形小波变换简化零树编码算法》。经与作者沟通,也认为改后的题名,能够更加精练准确地表达文章最核心的内容,更加吸引人,改得好。此外,钟先生还指出,2O篇论文题名中,有2篇为“? ? 的研究”,4篇为“?? 的应用”。这些论文的题名,往往不会引起EI收录人员的兴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论文题名是题名、摘要、论文这3项的重中之重,被读者看到的机会最多,可称为画龙点睛之笔,决定整篇论文的命运:这一笔写得有神,可吸引读者进一步读下去,收录利用和引用其成果;否则就再没有被光顾利用的机会。
2 摘要中4项内容都不能缺
     摘要的4项是指: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结论。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个独立的短文,即不阅读文献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其中要突出创新点,把创新点写清楚了,其引用率必然会高。钟先生指出,第1期2O篇论文摘要中,半数以上没有写目的,有的没有写明方法和过程,有的没有写结果和结论,或结果只有形容词的叙述而没有量化。有的中文摘要虽写了出来,但英文没有翻译,还等于没写。例如,第1篇论文,中文摘要虽写明了研究目的,但英文没有翻译出来;其结果“使零树编码在整形小波中得到高效应用”中的“高效”没有量化。这些残缺不全的摘要,不能清楚、准确地把文章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尽管一些文章内容很好,但由于英文摘要没有认真写好,将没有机会被EI收录,这是很可惜、很遗憾的。所以作者在完成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的同时,下大力气写好中英文摘要,一点也不为过。用钟先生的话说,英文摘要应该是:可读通俗、精练准确、清晰紧凑、客观完整,语言有逻辑性,不要太专业化。能用最少的词,清楚、准确地把最核心的内容表达出来。
3 要有最新的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
     文后是否有与该文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最新的和标注准确的期刊论文作参考文献,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作者吸纳这一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能力的大小,研究学问的态度是否科学严谨和该论文是否有创新性的标志,不容忽视。在学报的审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