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骨密度检查.ppt

格式:ppt   大小:2,041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密度检查.ppt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1/15 文件大小:1.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密度检查.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骨质疏松诊断与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BMD)
骨密度(BMD)是指单位面积的矿物质含量,任何个体的骨密度是骨峰值骨量和骨丢失量两者的综合。
英文符号为BMD,单位为克/平方厘米。
骨强度=骨密度+骨质量
目前尚无定量检测骨强度的手段
超声骨密度仪只能定性检测骨强度,不能定量测定骨密度
目前定量检测骨密度最成熟的方法是中轴骨DXA
骨强度
骨密度可反映骨强度的70%,与骨折阀值间
接相关
★骨密度减少与骨折风险增加明显相关
BMD减少1 SD ,-
★BMD的少量增加就可明显增强骨强度
BMD是骨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峰值骨量是一生中达到的最大骨量或骨密度,即骨尺寸不断生长和骨矿含量不断积累达到稳定时的骨量。主要由遗传与生活方式决定。
遗传包括性别和种族决定了70-80%
生活方式包括: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体育锻炼,吸烟等决定了20-30%
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
不同部位的骨骼达到骨峰值的时期不同:转子:16-17岁,腰椎:20-24岁,股骨颈:18-19岁
决定人一生中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两个关键因素
峰值骨量的高低
骨量丢失的快慢
峰值骨量越低或出现越早
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越大
峰值骨量越高或出现越晚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越小
峰值骨量与骨质疏松风险
骨密度测量方法
X线摄片法
价格便宜
诊断精确度及敏感性低,特异性差
不具备预测骨折能力,只能检测骨折
不能早期诊断,早期骨丢失在普通X片上无任何表现,只有当骨量丢失30%-50%以上时,才能从X片上反映出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只能测量四肢骨的骨密度
由于人体手臂运动频繁,骨密度变化小且难以消除肌肉影响
必须要求相同厚度的水样密度的软组织,但人体自然的软组织是不同厚的
精确度差,误差大
国外已被淘汰,但国内仍有医院使用
单光子吸收法(SPA)
单能X线吸收法(SXA)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光子吸收法(DPA)
须经常更换同位素源
扫描速度慢(单部位要30分钟)
放射性强度弱,图像不清晰
精确度差,误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