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SINEX文件格式
为了将GPS观测的原始数据格式进行统一,IGS采用了瑞士伯尔尼大学提出的原始数据的标准格式RINEX。同样为了便于对不同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IGS又提出了数据解文件的标准格式SINEX, SINEX文件包含GPS、VLBI、SLR等所提供的基线解算或者是网平差后的点位坐标、点位协方差、点位先验坐标、点位先验方差信息,如果以测站坐标作为平差的观测值,则可以通过SINEX文件恢复法方程,通过法方程叠加进行多期、多类数据的联合处理。
SINEX是由G. Blewitt所领导的SINEX工作组于1995年初提出的,、、、。提出SINEX的主要目的是为GPS和其它技术以及相互间的联合处理提供标准的统一格式。在SINEX文件中包括有关硬件(接收机、天线)及其变化,解结果及其输入文件等信息,这些是进一步分析和解释GPS结果所必须的。由于SINEX文件中包含相互兼容的输入/输出信息,因此它可以作为后继计算的输入文件。而且SINEX文件中包含完整的先验约束信息,在需要时可以予以消除,而不必提供多种形式的解文件,如约束解和松弛解等。
SINEX文件每一行最多有80个ASCII个字符,整个文件再被细分为不同的属性块,每一块都具有固定的格式,而且被附加上块头和块尾,块中包含文件的信息、输入内容、测站以及解部分。在每一行中所有的元素都经过严格定义,在字符域中如果没有任何信息则用“-”标记,如果丢失信息则用“0”标记。这使得SINEX文件可以按列或行的顺序进行访问,在应用的过程中,字符域总是左对齐的。
每一行的第一个字符标识该行内容的类型,用于标识的字符有5类,其含义如下:
字符定义
“%”首行和尾行
“*”注释行
“+”每一块中的起始行
“-”每一块中的结束行
“”每一块中的数据行
除了上面的5类字符,在每一行的起始不能为其它的字符。SINEX文件必须包含首行和尾行,而且每一块的标题行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整个SINEX文件的结构如下:
% =SNX........... (Header tine)
+ (BLOCK TITLE) --------
- (BLOCK TITLE) ---------
% ENDSNX ........... (Trailer line)
SINEX文件中定义了如下4部分(文件、输入、测站、解)17个子块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SINEX文件的基本内容
编号
类型
子块内容
1
文件
FILE/REFERENCE
参考信息
2
MENT
注释
3
输入
INPUT/HISTORY
历史记录
4
INPUT/FILES
文件信息
5
INPUT/ACKNOWLEDGEMENTS
致谢
6
测
站
SITE/ID
测站标识
7
SITE/DATA
数据信息
8
SITE/RECEIVER
接收机信息
9
SITE/ANTENNA
天线信息
10
SITE/GPS_ PHASE_CENTER
GPS相位中心信息
11
SITE/ECCENTRICITY
偏心信息
12
解
SOLUTION/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