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果实的结构
外果皮
中果皮
内果皮
种子
果实的类型
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的性质分:
1、肉果(fleshy fruit) :有肥厚肉质的,称肉果;
根据果皮的来源和性质,肉果有以下几类:
(1)浆果:浆果是肉果中最为习见的一类,果皮除表面几层细胞外,都肉质而多汁,内含多数种子,如葡萄、番茄、柿等。
(2)核果:通常由单雌蕊发展而成,内含一枚种子,果皮明显分为三层,外果皮膜质,由子房表皮和表皮下几层细胞组成;中果皮肉质多汁;内果皮木质化、坚硬,包在种子外面。如桃、梅、李、杏等的果实。
(3)梨果:子房下位花的花形成。果实由花筒和心皮部分愈合后共同形成,是假果。外果皮、中果皮与花托间无明显界限。内果皮由木质化的厚壁细胞所组成,所以比较清楚明显。梨、苹果等。
2、干果(dry fruit)
果皮干燥无汁的,称干果。
根据成熟时果皮是否开裂分为裂果和闭果。
(1)裂果(dehiscentfruit) :果实成熟后果皮自行裂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荚果(legume):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后果皮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如大豆、豌豆、蚕豆等。
②蓇葖果(follicle):单心皮或离生心皮发育而成,成熟后只由一面开裂。有沿心皮腹缝开裂的,如梧桐、牡丹、芍药、八角茴香等的果实。也有沿背缝开裂的,如木兰、白玉兰等。
③蒴果(capsule):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子房一
室或多室,每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按三种方式开裂:室间
开裂、孔裂和周裂。
④角果:由2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由心皮边缘合生处向内生出假隔膜,将子房分隔成2室,果实成熟后,沿2腹缝裂开脱落,只留假隔膜,种子附于假隔膜上。十字花科植物多具这类果实。角果细长,长宽之比大,称为长角果(silique)如萝卜、甘蓝等;长宽之比几相等,称为短角果(silicle),如荠菜、遏蓝菜等。
(2)闭果类(indehiscentfruit)
果实成熟后,果皮仍不开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瘦果(achene)由1—3心皮构成的小型闭果;果皮坚硬,种子1枚,果皮与种皮易于分离。如白头翁(1心皮构成),向日葵、蒲公英(2心皮构成)、荞麦(3心皮构成)等。
②颖果(caryopsis)果皮薄,革质,含一枚种子,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特有果实类型。
③翅果(samara)属瘦果性质,其果皮延展成翅状,有利于随风传播,如榆、槭、臭椿等植物。
④坚果(nut)外果皮坚硬木质,种子一枚。成熟果实多附有原花序的总苞,称为壳斗,如栎、榛和栗等果实。